频道

中国机场

西宁机场“老友伴”创新服务项目斩获荣誉 以适老化服务新模式 定义民航服务内涵

2025-10-07 14:50:00 来源:中国民航网 T 大T 小

《中国民航报》、中国民航网 记者路泞 通讯员樊璠 报道:近日,西宁机场“老友伴”全流程陪伴服务项目凭借在适老化服务领域的卓越创新与实践成效,在 CAPSE 第八届民航创新大赛中脱颖而出,一举斩获“创新提名奖”与“公共航空运输旅客服务质量管理体系优秀案例”双奖项——标志着该项目在落实民航适老化服务工作方面获得行业权威认可,更以“零偏差、全覆盖、高响应”的高质量服务完成度,将老年群体关怀融入每一个服务细节,生动诠释了“以旅客为中心”的服务宗旨,为民航适老化服务树立了可复制、可推广的质量标杆。

面对老龄化社会背景下,老年旅客普遍面临的行动不便易磕碰、智能操作易出错、长时排队易疲惫等出行难题,以及较普通旅客投诉率高15%的服务短板,西宁机场以交通运输部《关于切实解决老年人运用智能技术困难的实施方案》为根本遵循,打破传统服务中“旅客求助才响应、问题出现才处理”的被动模式。通过组建由服务礼仪专家、老年心理学顾问、一线业务骨干构成的专项团队,深入分析老年旅客渴望被尊重不被区别对待、依赖人工引导不依赖智能设备、长时间出行易产生焦虑疲劳的身心特征,构建起需求精准预判、流程闭环设计、服务实时优化的高质量服务体系,确保“老友伴”项目从策划之初就锚定“服务零疏漏、体验零差评”的质量目标。

在服务设计与实施的全流程中,“老友伴”项目以“毫米级”的细节把控彰显高质量完成度。项目团队前期通过200份典型案例的深度复盘、20小时分时段现场观测、300份覆盖不同年龄层老年旅客的问卷调研,精准锁定购票、值机、安检、候机、登机五大环节的核心困难点,并针对性制定“一环节一方案、一痛点一对策”的服务标准。在购票阶段,开通“老友专属咨询专线”,提供健康证明材料预审、无陪服务需求登记等“前置化服务”,安排专人讲解购票流程,确保60%有需求的老年旅客提前72小时完成服务预约,实现“购票零疑问”;值机环节设立“老年旅客专属柜台”,配备老花镜、放大镜、手写板等辅助工具,柜台工作人员需经专项考核持证上岗,确保值机办理时长控制在 5 分钟内,较普通柜台缩短40%,实现“值机零等待”;安检环节开辟2条“爱心专用通道”,安排专人协助整理随身物品、引导安检流程,针对携带常用药品、轮椅等特殊物品的老年旅客,提前与安检部门做好信息对接,确保安检通过率提升35%,实现 “安检零卡顿”;安排服务人员主动询问饮水、休息需求,满足 40% 老年旅客“随时能歇、遇事能找”的需求,实现“候机零焦虑”;地面服务人员提前15分钟引导老年旅客至登机口,与机上乘务员逐项核对旅客健康状况、特殊需求等信息,填写《老年旅客服务交接单》,确保信息传递零误差,老年旅客因行动缓慢导致的登机延误率降低25%,实现登机零延误。每一项服务举措均建立明确的质量标准与考核指标,通过“服务前培训、服务中监督、服务后复盘”的闭环管理,确保高质量服务标准落到实处。

高质量的服务投入最终转化为看得见、摸得着的成效升级。西宁机场无陪老人乘机满意度同比提升87%,且满意度评价中“服务专业”“细节贴心”“响应及时”等高频词占比超 90%;老年旅客全流程服务覆盖率提升至70%,其中主动预约服务占比达85%,意味着越来越多老年旅客主动选择“老友伴”服务;89封手写表扬信中,有62封提及“服务人员全程陪同,比家人还细心”,表示“下次还选西宁机场,放心又省心”,更实现了连续 12 个月局方有效投诉清零的亮眼成绩,服务质量达成率100%。

此外,项目还形成《老年旅客全流程服务操作手册》,为行业适老化服务提供了标准化的质量范本。

西宁机场将以“老友伴”服务的成功运行为新起点,进一步升级高质量服务体系:一方面扩大服务覆盖范围,将服务对象从60岁以上老年旅客延伸至行动不便的残障旅客、携带婴儿的家庭旅客;另一方面引入智能服务设备,在保留人工服务优势的基础上,增设语音引导自助机、爱心服务机器人等提升服务效率。同时建立服务质量定期评估机制,每季度收集旅客反馈、分析服务数据,持续优化服务细节,推动民航服务向“更有温度、更具精度、更显深度”的高质量方向迈进。(编辑:金杰妮 校对:王亚玲 审核:程凌)

0 0 0

责任编辑:jinjieni

推荐

登  录

使用第三方账号登录

绑定手机号
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立即绑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