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鹏航空飞行员梁宝池:在万米高空续写军魂与担当
2025-08-14 16:53:00 来源:中国民航网 T 大T 小
《中国民航报》、中国民航网 记者胡夕姮 通讯员刘国琦、孟琛 报道:拉动操纵杆、攀升、调整飞行姿态……飞机如矫健雄鹰,直穿云霄,这是金鹏航空机长梁宝池的日常。这位从空军部队走来的飞行员,将军人的钢铁意志与忠诚担当融入民航飞行事业。二十余载坚守,他以13500小时的安全飞行时长守护生命航程,以约1080万公里的航迹镌刻使命担当。他的肩上,不仅扛着民航飞行员的责任徽章,更烙印着永不褪色的军魂。
军旅淬火:钢铁意志铸就飞行基石
1998年,18岁的梁宝池怀揣报国热忱,踏入空军某飞行学院。军营,成为他梦想启航的地方,也是他意志磨砺的熔炉。烈日下的队列训练磨去稚气,刻下“纪律与服从”的军人天职;万米越野跑锤炼出坚韧不拔的毅力;模拟飞行舱内数千次的精准操作,培养了严谨如磐的职业态度,为他日后的飞行生涯奠定坚实基础。
“军人的字典里没有‘差不多’”,这句掷地有声的话语,是梁宝池军旅生涯的真实写照,也是他一生坚守的信条。一次跨区转场训练中,他突遇极端天气导致的通讯中断。生死关头,他没有丝毫退缩,沉着应变,凭借过硬的本领和应急处置能力,手动操作战机穿越雷雨云带,安全抵达目的地。这段经历让他深刻领悟:飞行操作的每一个细节都关乎生死。这份刻入骨髓的严谨,成为他职业生涯中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精神财富。
转型蓝天:迎难而上手书忠诚篇章
2010年,梁宝池告别军营,加入金鹏航空飞行部,开启了从军用战机到民用客机的转型之旅。这一转变,看似只是飞行器的更换,实则面临着很大的挑战——军用战机和民用客机在操作方式、性能特点等方面存在很大差异,需要他重新学习和适应,但他没有丝毫畏惧。“作为一名党员,冲锋在前、迎难而上是刻在骨子里的信念,这点困难又算得了什么!”梁宝池目光坚定,话语掷地有声。
为了尽快掌握波音737机型的操作规范,他将宿舍变成学习室,把厚厚的操作手册拆分成36个模块,每天保持12小时的高强度学习。三个月内,他完成了常人半年才能掌握的训练内容,这种从骨子里带着的拼搏精神,每每被同事们提起都令人钦佩不已。
在执飞波音747这类操作复杂的机型时,梁宝池更是展现出卓越的专业能力。他凭借扎实的飞行功底和丰富的经验,多次圆满完成重要航班保障任务。无论是长途跨洋运输,还是特殊天气下的起降,他都能带领机组人员沉着应对,确保航班安全抵达。
某年台风季,广州白云机场遭遇强对流天气,多个航班备降。梁宝池执飞的Y87532航班正处于下降阶段,执飞的航班遭遇风切变,他沉着冷静,严格按照特情处置程序操作,在剧烈颠簸中保持飞机姿态稳定,最终安全着陆。“宝池机长的操作不仅有教科书般的规范,更有临危不乱的气场,这是军人特有的镇定。”副驾驶由衷感叹。
党建引领:护航安全薪火相传
作为一名党员机长,梁宝池将部队锤炼的坚韧品质融入工作,以强烈责任感为安全护航。他积极参与党支部学习,带头践行党的宗旨,安全飞行超过13500小时,多次获评先进个人。面对多次国内外紧急救援物资运输任务,他总在关键时刻挺身而出,用精湛技术为救援争取宝贵时间,确保物资及时送达,展现了党员的高尚品质和责任担当。
暑运高峰,航班保障压力骤增。梁宝池主动放弃休假,始终冲锋在前、坚守一线,加班加点完成模拟机复训等关键任务。在模拟机教学中,他注重言传身教,从飞行前的准备到落地后的总结,每一个环节都耐心讲解、亲自示范,为公司培养了众多优秀骨干。
对于部队转业的新同事,他更是倾囊相授、主动谈心,分享自己的转型心得,并整理出一本详实的“转型笔记”,记录自己遇到的各种问题及解决方法。小到操作流程的细微差别,大到应急处置的思路转变,都一一清晰呈现。这本“宝典”,帮助新同事快速融入岗位,将部队优良作风带入民航飞行工作,为安全运行增添力量。不仅如此,在科研创新与精细化管理方面,梁宝池积极投身航空领域的培训与研讨活动,乐于分享自身丰富的飞行技巧和宝贵经验,为公司的发展积极建言献策。
从军营到蓝天,变的是岗位,不变的是初心。梁宝池用航迹丈量忠诚,用操作诠释担当,在平凡的岗位上书写着复转军人的不凡篇章。正如他在飞行日志上写下的:“每一次起飞,都是对使命的践行;每一次着陆,都是对责任的交代。” 这朴素的话语,正是一名新时代复转军人最生动的写照。(编辑:张彤 校对:李季威 审核:程凌)
责任编辑:zhangto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