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航报》、中国民航网 记者肖敏 报道:4月3日,青岛航空培训中心(以下简称“青航培训中心”)通过国际民航组织审核,继中国民航大学、中国民航飞行学院、春秋飞培等后,正式加入全球航空培训升级计划(TRAINAIR PLUS Programme,简称ICAO TPP),成为中国第六家、国内第二家航空培训中心获此资质的机构。跻身全球航空培训“精英俱乐部”,意味着青航中心的综合实力与国际标准全面接轨,为中国民航深化全球培训合作开启新航道,更为“一带一路”倡议下的航空人才培养提供了新的实践样本。

青岛航空培训中心通过国际民航组织TPP评估
以课程开发撬动软联通
当前,共建“一带一路”进入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航空基础设施的硬联通已初具规模,而人才与标准的软联通正成为深化合作的核心抓手。
作为国际民航组织设立的全球航空培训合作计划,ICAO TPP是一个由培训机构和行业合作伙伴共同开发并提供国际民航组织认证培训课程包的全球合作网络,其使命是提高航空运输的安全和效率,即在全球范围内按照统一标准和规范,建立、保持并监督高标准的航空人员培训及胜任能力,促进全球民用航空培训领域的合作,从而提供安全、可靠和可持续发展的全球航空运输。目前,仅有119家成员单位遍布全球,通过资源共享、课程认证和师资交流,推动全球航空培训水平的提升。
青航培训中心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加入TPP全球合作培训网络,正是源于青航培训中心“课程开发”这一核心竞争力。青航培训中心凭借其在课程开发领域的深厚积累,以“共商共建共享”为合作理念,构建起“标准互认—能力共建—人才环流”的良性生态。其优势在于基于“胜任能力构建型培训”(CBTA)方法论开发的课程体系——通过明确绩效梯度、强化评估一致性,确保培训内容精准对接行业需求,为国际民航人才提供可量化、可复制的成长路径。

ICAO-TPP审定专家考察现场
基于“胜任能力构建型培训”(CBTA)方法论开发的课程体系,以绩效为导向,强调从岗位胜任能力出发,构建阶梯式培训目标与评估标准。在开发过程中,项目团队由业务专家与课程开发员协同合作,确保内容既符合国际规范,又贴近实际业务场景。通过严格的进度管理与质量监控,青航培训中心实现了课程开发效率与标准的双重提升,为响应国家“引进来、走出去”奠定了人才培养的基础。“我们致力于将中国经验转化为国际标准,为‘一带一路’共建国家航空人才体系建设注入新动能。”青航培训中心相关负责人说。
聚焦三大板块提供中国方案
当前,青航培训中心已启动“一带一路”航空教育赋能计划,通过引进国际优质课程、联合开发认证培训项目,向全球特别是“一带一路”共建国家提供中国航空技术标准与培训体系,其中,重点布局航空运输人才培养、民航规章与安全、绿色航空与低空经济三大领域,以定制化、多语种、高技术融合的培训服务,助力提升国际民航人才能力建设,为世界民航发展贡献中国智慧。
航空人才培养是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战略支点。通过TPP平台,青航培训中心以CBTA框架下的课程开发员培训(TDC)、培训教员课程(TIC)及质量管理体系为抓手,帮助共建国家建立本土化培训能力。例如,针对东南亚地区航空业快速扩张的需求,青航培训中心联合当地机构开发适应当地语言与文化背景的课程,缩短人才成长周期。同时,依托数字化培训平台构建虚拟教研空间,使阿拉伯语区、东南亚等地区的民航从业者能实时共享中国低空经济、绿色航空等创新实践。

ICAO-TPP审定专家考察现场
国际实践表明,统一的技术标准与管理规范是筑牢航空安全底线的基石。通过构建对接ICAO标准、适配区域发展实际的规范化体系,不仅能够有效消除各国规章差异带来的运行风险,更能系统性提升航空安全管理的协同效率,为跨境航线网络拓展和航空产业合作筑牢风险防范屏障。因此,针对非洲、中东欧等地区航空安全能力需要进一步提升,以使其未来能够更好地与中国航空市场接轨,青航培训中心推出航空安全管理规程、高风险航线运行规范、课程开发标准指南、国际民航法规下中国运行安全等课程。“青航培训中心努力成为‘一带一路’框架下航空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的能力孵化器,国际民航标准协同创新的规则对接器,‘一带一路’航空产业协同发展的资源整合器,以教育合作为支点撬动全方位合作。”青航培训中心相关负责人说。
在城市化加速和“双碳”目标驱动下,低空经济在物流配送、城市空中交通(UAM)、通航旅游、应急救援等领域展现出广阔应用前景。绿色航空与低空经济领域也是青航培训中心重点关注之一。通过TPP平台,青航培训中心将推广中国绿色民航和低空经济发展经验,助力发展中国家民航节能减排,推动低空经济发展。
从能力孵化到生态共建
加入TPP不仅是青航培训中心国际化进程的起点,更是其参与全球航空治理的新开端。未来,青航培训中心将依托青岛全力打造上合组织地方经贸合作示范区与“一带一路”国际合作新平台,依托与国内顶级高校的合作,通过教育、培训、研发等方式,共同为“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培养航空运输人才。
为打造跨国课程开发共同体,青航培训中心将通过建立“国际课程本土化适配”与“中国经验国际化输出”的双向通道,计划与TPP成员机构联合开发更多区域性认证课程,实现能力孵化。同时,不断提升自身ICAO课程交付能力,进一步巩固标准课程开发能力,向区域内的应用单位提供初中高课程培训。

ICAO-TPP审定专家考察现场(青航培训中心供图)
在构建“民航+产业+科技”生态联盟方面,青航培训中心将与国内的高校、设备供应商、软件商、企业端用户共同在未来打造智能实验室,并以此为载体,推出智慧培训解决方案。例如,通过虚拟现实(VR)模拟器还原复杂飞行场景,帮助受训者在低成本、低风险环境下提升应急处置能力;引进CBTA大模型,通过数据分析受训者表现,动态优化培训内容,实现个性化教学,并给予企业端用户以客观分析,提出解决方案等。青航培训中心通过将无人机技术、空域管理系统等中国创新成果融入培训体系,打造具有战略前瞻性的“民航+产业+科技”生态联盟。
另外,青航培训中心还将继续通过定制化培训减少区域差异。培育区域民航发展共同体意识。例如,为拉美国家设计航空物流管理课程,助力跨境电商与航空货运协同发展,还有为南太平洋岛国开发小型机场运营课程,为中亚地区开发农业无人机使用课程培训等,使行业内的技术与发展能通过青航中心平台与更多国家共享。
“我们将借力TPP实现国际标准本土化与中国经验全球化的双循环。通过教育合作促进民心相通,通过标准互认、技术共享推动发展与创新实践,为“一带一路”注入持久的教育动能,为国际航空人才培养作出更大贡献。 ”青航培训中心相关负责人说。(编辑:张彤 校对:李季威 审核:程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