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航网 通讯员郭文成 报道:为全面贯彻“绿色机场”发展理念,落实“增收节支”工作思路。呼和浩特机场公司针对航空器除冰废液难以二次利用的问题,发挥创新人才优势,自主设计了一套航空器除冰废液净化系统,目前,该项目已得到初步验证,效果显著。
我国北方机场在冬季遇有降雨、雪、霜等天气时,会导致航空器表面结冰,从而破坏航空器气动性。为保证飞行安全,须对航空器开展除/防冰作业。在此过程中,大量除冰液留存在机坪范围内,会加速混凝土道面老化,引发机坪道面大面积病害发生,对机场安全运行产生不利影响。目前,虽有部分国内大型机场引入航空器除冰液净化再生系统,但此系统造价高、净化处理工艺复杂,处理成本较高,不利于在机场行业内大面积推广。尤其是中小型机场,更是无力承担净化再生设备高昂的的资金投入。因此,航空器除冰废液处理已成为困扰机场行业的一大难题。
为攻克航空器除冰废液处理难题,呼和浩特白塔机场“守望创新工作室”,在工作室领衔人的带领下,组建了“航空器除冰废液处理技术攻关小组”。经过长时间的实验,积累了大量数据,成功实现航空器除冰液净化、再利用。目前,项目组已在呼和浩特机场建立“航空器除冰废液净化中心”,实现了净化过程中的药剂投放、搅拌絮凝、加压过滤等环节的自动化和集成控制。液体净化率可达到95%以上,净化后的液体纯净、无杂质,冰点在-50℃以下(优于市场上购买的道面除冰液),可直接替代机场道面除冰液、道路融雪盐等药剂,可以用于机场跑道、市政道路、高速公路等设施的防冰作业中。
为进一步掌握净化后的除冰液对混凝土道面的影响,呼和浩特机场专门委托哈尔滨工业大学交通实验中心进行了冻融对比实验。实验结果表明净化后的除冰液对混凝土的影响与市场购买的道面除冰液对混凝土影响差别不大。
本系统的应用,使机场除冰废液处理工作思路不再局限于“再生利用”,而是创新性的提出了“净化降级使用”的解决思路。对比目前市场已有除冰废液净化处理设备,呼和浩特机场制作的航空器除冰废液净化系统,投入小、工艺简单、净化成本低,每吨净化液成本300 元左右(道面除冰液每吨5800元左右)。以呼和浩特机场为例,2020-2021年除冰季共回收除冰液150吨,净化后除冰液为142.5吨,当年可节约道面除冰液购买费用78.37万元,极大的减轻了机场除冰液处理及道面除冰液购买的经济压力。同时,本期项目将实现“一套设备,多场使用”的目的,使本次投入效益最大化。作为一种低成本的再利用除冰液,同时具备不与水泥混凝土直接发生化学反应的优点,如扩大生产规模后,在满足机场使用需求的同时,净化后的除冰液可替代市政、高速道路中使用的常规融雪剂,对市政、高速道路起到一定保护作用。
航空器除冰废液净化系统的设计应用,不仅为公司节省了费用成本,还为坚持绿色低碳理念,持续推动绿色机场发挥了积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