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汇总>中国机场
景德镇机场:非凡十年 飞向更高远的未来
来源:中国民航网2022-10-21 13:17:00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提出,民航业是国家重要的战略产业,要建设更多更先进的航空枢纽、更完善的综合交通运输系统,加快建设交通强国。十年砥砺,笃志前行。十年来,景德镇机场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方向,努力践行“四个服务”、坚守“四个底线”、深耕初心使命,以更高政治站位、更强责任担当、更实工作举措,一锤接着一锤敲,奋力走好新时代长征路,用实干与奋斗书写高质量跨越式发展新答卷。

b5.jpg

飞行区保障能力提升改造项目奠基仪式

十年厚植安全文化 为发展固本强基

2022年3月东航客机坠毁,习近平总书记作出重要指示,重申“确保航空运行绝对安全,确保人民生命绝对安全”。景德镇机场自通航以来,始终把安全作为头等大事来抓,时刻将安全放在首位,坚持“对安全隐患零容忍”,厚植“严、细、实、勤”的安全作风观和“依法管理,按章行事”的安全行为观的安全文化。通过引入“底线思维”,突出“安全关系”,建章立制,清单化管理,完善安全管理组织体系和安全基础设施,持续排查化解风险隐患,积极开展正向安全激励和法定自查工作,不断增强景德镇机场安全运行保障能力。

每个人都是安全生产的“第一责任人”。景德镇机场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强化“一岗双责”责任体系,持续深化作风建设。定期召开安全例会,监督指导安全生产工作;开展安全主题征文、演讲等活动,提升员工安全“主人翁”意识;开设“玲珑讲堂·安全员讲案例”、开展“安康杯”技能竞赛,加强安全监察队伍建设……从风险管理、安全监督、安全责任、安全文化及人员培训等方面不断促进员工形成“我要安全”的觉悟,掌握“我会安全”的技能,履行“我管安全”的责任,完成“我保安全”的任务。

自1996年复航至今,景德镇机场实现了“零事故”目标。2011年顺利通过安保、安全双审计;2014年高分通过平安机场验收;2017年顺利通过民用机场许可证换证安全检查;2019年高分通过第二轮航空安保审计,获民航华东管理局专刊通报表扬;连续多年获地方政府“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先进单位”通报表彰。

一轮轮安保审计、一张张鲜红证书、一个个安全运行记录……都是景德镇机场用实力提升旅客“安全感”的有力证明。

b6.jpg

景德镇机场

十年践行真情服务 用爱擦亮瓷都窗口

机场虽小,“人情味”够浓。“多亏了机场员工主动帮忙,我才能赶上回家的航班”“要不是景德镇机场,我的证件就得去补办了”“把孩子交给景德镇机场,我们很放心”……一句句肯定的话语为坚守在岗位上的一线员工带来温暖,随后而至的一封封感谢信更是景德镇机场真情服务的最高嘉奖。

“一张笑脸相迎、一颗真心相待、一腔热情相助、一个满意相送”。景德镇机场全体员工按照民航局“一二三三四”的总体工作思路,牢记“人民航空为人民”的宗旨,践行“真情服务”理念,从基础入手,不断细化、优化服务流程,以良好的服务意识、专业的服务技巧全面提升机场服务保障能力及服务水平。

为不断提升服务质量,打造人文机场,无断点保姆式服务“迎春优行”、极速清洁“1015客舱保洁”、3分钟到位“金干部通道”等服务子品牌应运而生。机场员工们集思广益,制作优先通行标志牌,设置“爱心手环”,推出“完善残疾人服务保障”和“无陪儿童专项行动”;通过“随手拍”,鼓励员工发现服务缺陷;进行“厕所革命”,改善卫生死角;升级候机楼无线Wi-Fi,解决信号覆盖盲区;在候机厅增加母婴室和饮用水,到达加装LED显示屏提升服务品质;优化安检行李框与托盘后端滚轴等装置;推出春节国庆等重大节日“快闪”、元宵猜灯谜、发放纪念小礼品等特色活动……

景德镇机场ACI旅客满意指数逐年上升,旅客乘机出行的获得感和幸福感持续增强。

b9.jpg

做好无陪儿童服务

十年彰显初心使命 以实干书写国企担当

 2019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时隔三年再次视察江西,在推进中部地区崛起工作会上,提出了“建好景德镇国家陶瓷文化传承创新试验区,打造对外文化交流新平台”的重要指示,为景德镇发展标定了历史定位、擘画了美好蓝图;11月14日,李克强总理亲临景德镇视察,表示全力支持国家试验区建设,寄语景德镇要“创出千年瓷都新风光,打造国际瓷都”。总书记有嘱托,总理有期待,国家有战略,千年古镇焕发出勃勃生机,城市的发展滚滚向前,景德镇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期盼也一步步生根开花,景德镇机场着眼于景德镇市“十二五”“十三五”“十四五”提出的各项政策,以实际行动为景德镇发展添砖加瓦。

服务地方政策,畅通“有朋自远方来”的空中路。景德镇机场始终以服务景德镇及周边地区发展为宗旨,优化航班时刻,全力保障春运、暑运、国庆、瓷博会等重要运输节点,十年间成功保障4万余架次航班起降,近500万旅客安全出行,400余吨货物出入。

坚决守住“三个零”目标,筑牢疫情防控安全防线。2019年底新冠肺炎疫情来势汹汹,面对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景德镇机场全体员工毫不畏惧,不喊苦、不怕累,党员干部冲锋干,班组长骨干带头干,克服长期佩戴防护用品的不适与巨大的精神压力,为景德镇市扎紧了外防输入的口子。同时为筑牢机场区域防控防线,全力守护来之不易的疫情防控成果,机场积极主动作为,多次与相关单位沟通协调,建立了在市人民政府领导下的“景德镇机场区域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联防联控(应急)工作机制”,以群防群控实现全方位高效管控,以“小网格”激活疫情精准防控“大联防”。

持续助力地方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国家卫生城市。作为城市的“第一窗口”,景德镇机场展示了四海宾客对景德镇的“第一印象”。景德镇机场以文明领航,以工作规范化、程序化、精细化为切入点,不断强化服务规范,完善基础设施,细化服务流程,以实际行动助力景德镇市成功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并向全国文明典范城市努力前进。

一道道忙碌身影,一抹抹鲜艳的“志愿红”,勾勒出的是景德镇机场作为国企的担当与使命。

b8.jpg

四架同场

十年发展积极求变 创新改革催生新活力

这十年,景德镇机场全体员工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以锐意进取、砥砺深耕的昂扬姿态在推进民航强省战略上加快奋进脚步,航线网络全面优化,客货主业稳步发展,重点工程高效落地,智慧机场成效凸显,各项工作都得到了跨越性发展。

2012年至2021年,航班架次与旅客吞吐量稳中有升。通航点逐步增加至16个,构建了以京、津、沪、穗、深为核心,以成、鹭、青、昆、琼、镐、甬、渝、宁等旅游热点地区为辅助的东南西北广覆盖航线网格。引入江西快线,开通景德镇=赣州短途航线,丰富了江西省内现有的空中交通网络,成功链接了两地空中轨道,促进赣南和赣东北之间的商务往来。

主动出击,提振货邮疲软市场。2017年以来,受全球经济、国内外疫情、周边交通场站虹吸等多方影响,景德镇机场货邮吞吐量逐年下降,暴跌至年吞吐不到400吨,货运代理商屡次提出终止代理。为打破僵局,机场主动出击,带着货代负责人跑市场拉货源,与顺丰、富祥等企业多次协商,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机场货邮吞吐量有所好转,2022年4月17日创下本场始发货邮单日出港历史新高。

创新思维,积极探索新发展道路。改变贵宾室营销模式,推出“易悦飞吧”私人订制一站式贵宾服务模式;召集景德镇市11家艺术瓷生产经销单位组成“名企汇”,进驻景德镇机场航站楼,开创商业营销新理念;联合浮梁垚山文化有限公司,共同探索“航旅合作-瓷韵茶香”合作方向,推动“机+景”、“机+车”、“机+酒”等合作模式;与南昌理工飞行学院达成合作意向,景德镇机场积极打造成为通航训练基地;主动联系江西航空,以期引进过夜航班。

年终报告上一个个数字,一项项合作,书写的是景德镇机场积极探索、锐意进取的奋进故事。

b7.jpg

召集景德镇市11家艺术瓷生产经销单位组成“名企汇”

十年磨剑未来可期 两翼齐飞向未来

景德镇机场十年凝心聚力,十年春华秋实,为后续发展完备了制度与基础,积蓄了经验与力量。景德镇机场飞行区保障能力提升改造项目正在紧锣密鼓推进,扩容工程也即将提上日程,未来充足的资源将为机场主业发展带来质的飞跃,进而推动广告、商铺、配餐等辅业收入的增长,加之引进的光伏发电、通航训练基地、航旅合作、瓷韵茶香候机楼等多个项目,景德镇机场必将形成主辅业两翼齐飞互促共进的良好局面。

2012-2022,景德镇机场走过了不平凡的十年。未来,景德镇机场必将创造更为辉煌的又一个十年。在集团公司的坚强领导下,景德镇机场全体干部职工再接再厉,踔厉奋发,以“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责任担当,在民航高质量发展的跑道上按下“快进键”,为把景德镇机场打造成为“一流支线机场”、为民航强国建设作出新的更大贡献。(中国民航网 通讯员雷乐其)

责任编辑:zhangwei 000
推荐新闻:
延吉机场:“语”暖旅途 “译”行高效
霍林河机场开展春季大风专项培训
桂林机场高效联动救治旅客
吐鲁番交河机场联合油料公司开展油车突...
厦航陈剑伟:地服“好大哥” 旅客“大后...
东航山西市场部“小花们”的“花样春运”
南航大连分公司“木棉喜乐·连年团圆”...
宁波空管站气象台:精准预警大风突袭 助...
贵州空管分局管制运行部完成首批C类教员...
“防眩光”组件成为机场建设光伏电站的...
南航股份地服部旅客服务中心中转室举行...
天津滨海机场无人机创新工作室正式成立
同程旅行城市通小程序上线北京 为用户带...
包头机场开展“焕新颜”“表心意”元旦...
作家阿来在中飞院举行专题讲座
智慧机场的绿色脉动——天津滨海机场信...
西北空管局空管中心技保中心开展人员岗...
民航华北空管局能源管理取得新成效
南航工程技术分公司沈阳基地发动机附件...
东航研发推出飞行绩效管理平台
返回首页
中国民航报社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24158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006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10120170026 网络视听许可证0113657

本网站所刊登的《中国民航报》及“中国民航网”各种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专栏资料, 均为中国民航报社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制作单位:中国民航网 办公电话:010-67355289 传真:010-67355289 通信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十里河2264信箱 邮政编码:100122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7355289 举报邮箱:news@caacnews.com.cn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常年法律顾问—北京市安理律师事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