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汇总>中国机场
上海虹桥国际机场旅客服务首获“上海品牌”认证
来源:中国民航网2023-08-28 16:52:00

《中国民航报》、中国民航网 记者钱擘 通讯员尚机轩 报道:近日,上海机场集团所属的虹桥机场,其旅客服务首次获得上海市市场监督管理局以及上海品牌国际认证联盟颁发的“上海品牌”认证。专家组一致认为,虹桥机场在“品牌引领、品质卓越、自主创新、管理精细、社会责任”等方面特色较突出,符合“上海品牌”认证标准,虹桥机场旅客服务由此首度获得这一认证。 

诸多国际大牌店家,进驻虹桥机场航站楼(上海机场供图)

虹桥机场航站楼内,与上海迪士尼联名打造的主题乐园(上海机场供图)

上海虹桥国际机场2号航站楼(上海机场供图)

虹桥机场在业内率先推出出租车蓄车场充电站(上海机场供图)

虹桥T2的自助值机设备(上海机场供图)

“上海品牌”认证由上海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牵头组织开展,定位于高品质产品和服务品牌的认证。近年来,虹桥机场对标国际先进机场经验和航司需求,结合出发、到达、中转、不正常航班、特殊旅客服务等6大维度、近百项评价标准,形成一套以精细化管理和人性化服务为主要特征的机场服务标准规范。在此基础上,今年,虹桥机场编写了《“上海品牌”认证标杆性组织自评报告》,并通过了专家组以“神秘顾客”身份开展的服务检验、顾客调查、服务设计审核和管理审核。

近些年,虹桥机场秉承“真情服务”理念,肩负“美好生活的最佳航空保障”使命,围绕旅客出行需求,不断创新和探索新技术应用,通过智慧化出行、人性化服务、精品化商业,持续塑造行业领先的品牌形象。

在智慧化便捷出行方面,虹桥机场已经建立了覆盖国内出港值机、托运、安检、登机等环节的全自助便捷出行体系,获得了国际航空运输协会(IATA)便捷出行最高级别“白金机场”认证。其中,虹桥2号航站楼B、C值机岛一体化柜台实现人工、自助智能切换,满足旅客个性化需求;虹桥安检“智能通道”集成了自动关联旅客和行李,实现“包随人走”;虹桥机场所推出的候机区线上退改签服务,能帮助旅客避免二次安检的周折麻烦;而围绕今后的继续优化,虹桥机场积极推动的“One ID”一脸通关服务,旨在进一步让出行从“无纸化”向“无感化”改进,其RFID行李全流程追踪项目也将于年内覆盖所有国内航线。

与此同时,围绕“全年龄段友好乘机”的愿景,虹桥机场已经联合虹桥枢纽的高铁和地铁,打造了枢纽“一站受理、全程畅行”绿色服务通道,特殊旅客预约后可享受从车门到舱门的全流程服务。虹桥机场也积极设计《老年乘机服务手册》,方便对数字设备不熟悉的老年旅客顺利乘机,问询台工作人员还会为老人提供指引和帮助。虹桥机场航站楼已设有58个母婴室,并升级打造“星空顶”母婴室样板间,配备儿童保护座、净水加热一体机、暖奶器等人性化设施,小朋友们还可在候机区畅玩全国首家与上海迪士尼乐园联名的航站楼内主题乐园。

经过多年对精品化商业的精心打磨,虹桥机场商圈、特别是2号航站楼一线品牌专卖店已近20家,包括路易威登、爱马仕、古驰等著名品牌,其中有近70%属于直营店,40%为全国机场首店。头部餐饮品牌也纷纷入驻虹桥机场,包括昔客堡(Shake Shack)、鼎泰丰、闻绮(Venchi)、唐宫、人和馆等,虹桥机场还打造了国内咖啡店密度最高的航站楼之一,汇聚有%Arabica、星巴克、咖世家(Costa)等10余家全球连锁咖啡品牌。

在优化机场出行体验和商业发展的同时,虹桥机场也始终遵循绿色机场发展理念,重点关注能耗、碳排放控制和污染物控制。机场通过制定《碳排放和能源管理制度》,构建清晰完善的碳排放层级管理体系,努力实现节能减排、低碳运行、循环发展模式。

近年来,虹桥机场建成了国内民航首座兆瓦级光伏发电站,年均发电量达251万kWh,年度可再生能源用量占机场总能耗2.2%;并打造民航首家出租车蓄车场内充电站,提供110个新能源汽车充电车位,高峰日充电量突破3万千瓦时。机场还完成了2号航站楼400Hz桥载电源更新、远机位新增移动电源等项目,目前近机位APU替代率近100%,飞行区新能源车替代率达到21.8%。在2023年的第四届中国机场发展大会暨创新成果展上,虹桥机场成为首批获得中国民用机场协会“双碳机场”三星认证的8家机场之一。(编辑:金杰妮 校对:王亚玲 审核:程凌)

责任编辑:jinjieni 000
推荐新闻:
民航湖南监管局党委中心组集中研读《习...
民航安徽监管局对芜宣机场开展暑运安全督查
中国民用航空宣传教育中心2024年度部门决算
中国民航报社有限公司2024年度部门决算
青岛空管站守护暑运天路 力保航班高效运行
便捷旅客出行路 乌兰浩特机场新增免费手...
海南航空出席2025年梅西大学中国校友会...
济州航空上半年航班准点率上升4.9个百分点
尖兵闪耀赛场 包头机场消防队全市比武展...
包头机场细化服务举措让旅客旺季出行更安心
江西航空开展八一建军节主题机上活动
锡林浩特机场探索非航新业态
上海监管局全力迎战台风“竹节草” 督...
河南机场集团启动危险品互信社区郑州试...
中国航油广东公司多举措严防基孔肯雅热...
我国自主研制新舟60民用搜救机在陕西成...
江西航空“成都—南昌”航线专属产品助...
东航云南公司地面服务部站坪保障中心用...
首都机场安保公司扎实开展分层分类廉洁...
首都机场安保公司丰富廉洁文化阵地建设
返回首页
中国民航报社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24158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006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10120170026 网络视听许可证0113657

本网站所刊登的《中国民航报》及“中国民航网”各种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专栏资料, 均为中国民航报社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制作单位:中国民航网 办公电话:010-67355289 传真:010-67355289 通信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十里河2264信箱 邮政编码:100122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7355289 举报邮箱:news@caacnews.com.cn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常年法律顾问—北京市安理律师事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