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昆明机场飞行区管理部飞行环境保护室“蓝天卫士”号荣获共青团云南省委授予的2022-2023年度“青年文明号”。


飞行环境保护室是昆明机场飞行区管理部下设负责鸟击防治和净空管理的科室,职责主要包括移动驱鸟、鸟情预测预警、生态调研、环境管控、驱鸟设备维护、宣传教育、鸟防研究、净空巡视管理等。科室现有人员43名,其中35岁以下青年有27人,占科室人数的63.8%。
“蓝天卫士”担当大任
众所周知,机场净空环境关系着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净空环境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机场运行安全与运力水平。而避免航空器鸟击事件一直被称为世界性难题,做好机场净空管理对于民航来说意义重大。昆明机场飞管部飞环室便承担着机场净空管理、鸟击防治、生态调研、环境整治等重要职责。
2019年以来,“蓝天卫士”号认真贯彻落实团省委各项决策部署和任务安排,紧跟集团团委和昆明机场团委步伐,将青年文明号创建工作作为凝聚青年、团结青年、带领青年建功立业的有效形式,与业务工作、重点任务深度融合,围绕“科学、精准鸟防,专业、联动净空”工作重点,充分发挥青年员工生力军作用。组织引导青年职工在岗位实践中深入扎实地开展了争当“青年岗位能手”和争创“青年安全生产示范岗”活动,并以此为基础,积极开展了创建青年文明号活动,尤其是在云南滇中新区第三届“滇中杯”技能竞赛暨昆明机场首届鸟击防治员技能大赛、云南省第十八届职工职业技能竞赛机场鸟击防治员技能大赛,科室数名岗位青年技术能手名列前茅,取得了较为突出的工作实绩,培养出多名青年岗位能手,先后获得先进党支部、先进班组等多项先进集体荣誉。
守卫蓝天业绩突出
近年来,“蓝天卫士”号在实际工作中不断进取,接连取得丰硕成果。建成国内机场首家可独立开展鸟击残留物保存、提取、分子鉴定工作的实验室,截至2023年10月,已累计接收来自全国30余个机场寄送的鸟击残留物,数量达1000余例;建立云南地区鸟击残留物分子数据库,为鸟击责任判定、鸟类生物研究积累数据;规范鸟击残留物采集程序,编写图文版《鸟击残留物收集、保存及提交指南》,为国内机场提供有效参考;完成民航局鸟击残留物物种鉴定机构申报,其资质为全国同类机场之首;设计完成《通过鸟类血迹变化鉴定鸟击事件的可行性》等多个课题的研究实验;提炼浓缩昆明机场先进工作经验,编制云南民航首部《鸟击防治工作指导手册》《净空管理工作手册》。
近年,撰写净空鸟防经验文章多篇,其中《走进长水机场“驱鸟人”》《科技+生态 长水机场驱鸟“经”》《守护长水机场那片蔚蓝》被中国民航报、今日头条等各大媒体争相报道,在民航界受到广泛关注。
探索研发持续创新
近年来,“蓝天卫士”号的科研能力得到持续强化,在实验技术、课题研究、生态环境调研等方面都有了长足进步,除了可独立完成鸟击残留物分子鉴定实验、生态环境调研、设备效能评估实验等技术含量高的业务工作外,还组成鸟防设备、技术创新团队,探索研发创新项目。


(昆明机场供图)
下一步,“蓝天卫士”号将继续紧紧围绕“筑牢对党忠诚、坚定理想信念、发扬斗争精神、勇于挺膺担当”的目标任务,深化拓展青年文明号活动领域,持续提升昆明机场鸟防净空现代化管理水平,以青春之力再创机场飞行环境保护工作的新辉煌,以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精神树牢“长水青年”品牌。(《中国民航报》、中国民航网 记者何丹 通讯员舒浩淼 杨德智)(编辑:李佳洹 校对:陈虹莹 审核:程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