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航报》、中国民航网 记者钱擘 报道:浦东机场航班地面智能排序系统,于今年暑运开始前正式投入使用,由此,机场的航班推出平均等待时间能够缩短约2分钟,整体平均滑行时长减少1.7%,全年可为航司节省航油超9千吨。
近年来,上海机场紧扣民航高质量发展要求,以智慧民航建设为核心任务,统筹推进上海浦东、虹桥两场数字化转型和智能化升级。作为全国最大的空港口岸,浦东机场为了进一步缩短航空器地面滑行时长,推动地面保障精细化管理,于2023年联合民航华东空管局启动该系统的研究,并在2025年暑运前正式投入使用。
该系统是业内首个航班地面智能排序系统,能够为浦东机场进一步提升地面运行保障效能,更好助力上海全方位门户复合型国际航空枢纽建设。该系统的核心技术“多跑道多航站楼机场TSAT优化关键技术与应用”,此前已经获得中国航空运输协会民航科学技术奖三等奖。
传统的地面保障中,航班推出时间依赖人工经验协调,存在因不同单位间的信息壁垒导致航班滑行等待时间较长、牵引车等地面保障资源调配可能延时等情况,一定程度影响了机场整体运营效率。为此,浦东机场联合民航华东空管局开展技术攻关,创新探索地面管制与机场航班运行业务融合,让航空器地面管制从以往的“被动应对”转向经过数字赋能的“主动预判”,从而研发出聚焦地面流量管理的航班智能排序系统。
该系统在信息源头上,打通机坪电子进程单系统与机场协同决策(A-CDM)系统数据,空管、机场、航司实现了三方信息实时共享;在调度决策上,依托智能算法,系统可以根据航班离港的时隙、机型、停机位等动态参数,自动生成最优的航班推出顺序,供现场调度人员参考决策;在操作界面上,采用可视化排序功能界面,一块屏幕上实时呈现机场空地协同全域态势,实现多跑道、多航站楼航班地面的一体化运行管控。
据统计,今年暑期,在航班持续高位运行的情况下,浦东机场通过航班智能排序系统和现场管理优化举措,实现了航班从保障到推出的顺畅衔接,进而使得地面滑行时间也平均缩短50秒左右,航班放行正常率同比提升4.99个百分点,航班起飞正常率同比提升7.42个百分点,系统赋能枢纽运行提效的成果显著。(编辑:陈虹莹 校对:张彤 审核:韩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