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共产党山西航空产业集团有限公司第一次代表大会会场。
2020年7月24日,山西航空产业集团第一次党代会胜利召开,会议室里,党旗飘扬、国歌嘹亮,记录五年企业发展历程的图片回顾,在代表们亲身经历的你一言我一语中变的更加清晰具体,一幅幅风雨路上的生动图景,让新时代山西航产集团改革发展新画卷有细节可观赏,有故事可品味。
从单一的机场业务到多元的产业体系,从不断寻找发展方向到逐渐清晰的战略路径,从全面推进整体工作到重点项目突破。5年里,有脚踏实地的实践,也有坚定发展的信念,有跋山涉水的艰辛,也有风雨之后的阳光。党委班子驾驭“航产号”迎风飞翔,坚定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方向发展,带领全体干部员工融入到山西省委“四为四高两同步”改革发展风起云涌的宏大时代交响乐中,一个个成绩单交相辉映,勾勒出今日之航产的崭新姿态。
从单一到多元
一张蓝图绘就“航产蝶变”
2017年12月27日,山西省副省长王一新为山西航空产业集团有限公司揭牌。
从“机场集团”变更为“航空产业”,不仅仅是名称的改变,更重要的是,它标志着一个全民所有制企业变更为独立的有限责任公司;它标志着从单纯的机场管理拓展到集民用航空、通用航空、空港经济区、航空维修、航空培训、航空食品等于一身的的航空产业集团的诞生;它标志着振兴山西航空产业的梦想正式起航。
2018年12月6日,山西省省委书记楼阳生(时任山西省省长)为山西通用航空集团有限公司揭牌。
作为山西航产集团的二级子公司——山西通航集团从提出筹组到成功揭牌,只用了短短10个月的时间。引入了中航工业的战略投资,实现了将央企的技术、人才、管理优势与山西的资源、市场紧密结合,强强联合、优势叠加的合作共赢,在通航短途运输、低空旅游、航展、通用机场建设、航空产业园区建设等方面展开全方位布局。
时隔仅仅四个月,2019年4月30日,楼阳生再次出现在航产集团大会议厅,下达“首飞令”。山西开通了由太原尧城通用机场前往大同、吕梁、运城、长治的4条短途运输航线,启动了黄河、太行、长城“三大旅游板块”的低空旅游项目。让山西人民享受“飞得到、坐得起、用得上”的通航服务,让山西通航飞起来、热起来、强起来。打造全国通用航空发展的示范省,服务全省经济转型,航产人的“航产速度”让世人惊艳。
2020年3月25日,山西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胡玉亭为山西通用机场管理公司揭牌。
打造更具活力、更富竞争力的现代通用机场管理公司,打造投资、建设、运营、服务四位一体的通航全产业链。通过补短板、促转型、增后劲、惠民生,推出一批通用航空的重点工程和项目,提升通用航空的基础设施水平,航产集团在“通航强省”的转型发展道路上步履铿锵、一往无前。
2020年6月5日,山西省民航机场一体化委托运营管理签约仪式在太原举行,副省长卢东亮出席并讲话。
推进山西省民航机场一体化运营管理,既是民航改革发展的方向,也是加快推进山西省民航机场高质量发展的重大举措,对做大做强山西省民航产业、打造内陆地区对外开放新高地具有重大意义。通过一体化运营管理,优势互补,资源共享,未来,将形成山西“一干八支”和口岸开放的机场运行发展新格局。
2020年7月16日,省委书记楼阳生在山西航产集团现场办公,主持召开座谈会,研究太原武宿国际机场三期改扩建工程航站区规划及航站楼入围设计方案。

太原国际机场三期改扩建前期各项准备工作紧锣密鼓推进。
着眼构建内陆地区对外开放新高地,以前瞻视野、历史眼光审视和规划设计太原机场改扩建工程,打造高水平高标准国际机场,为在转型发展上率先蹚出一条新路来提供有力支撑。太原机场三期改扩建工程将按照满足2035年旅客吞吐量4000万人次、货邮吞吐量20万吨、年起降28.43万架次的目标进行设计,一座40万平米的第三航站楼将拔地而起。
2020年7月24日,山西航产集团第一次代表大会胜利召开。
党委书记、董事长、总经理郝孝义激情昂扬地作题为《坚定信心 守正创新 砥砺前行 不辱使命 为实现改革发展做优做强目标而努力奋斗》的工作报告。报告认真回顾总结过去、谋篇布局未来,实中有新,新中有“心”,既提出了新概念、新思路,也谋划了新产业、新出路。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实现之年,也是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收官之年。目标在前,收官之年如何奋进、决胜之年如何决战,航产集团的这次会议不仅给出了解题思路,更鼓舞士气振奋人心。
“新时代的冲锋号已经吹响,站在不负韶华的新起点上,我们要把短板补得再扎实一些,把基础打得再牢靠一些,聚焦硬任务,敢啃硬骨头,努力创造无愧于历史、无愧于时代的光辉业绩!”郝孝义如是宣示。
初心、光荣、梦想,五年发展的这些高光时刻印证交汇;过去、现在、未来,做强做大的“航产蝶变”扉页已经打开。
从寻路到破题
于变局中开创“航产新局”
巨轮行至中流,新时代与大变局相互激荡,民航发展的改革之考从未停止。
如何更好找准自身发展定位?如何更好服务山西转型大局?环顾业内,何为“航空产业”,没有他山之石可以借鉴;放眼外部,旅客对更美好出行方式的需求,给企业发展带来新挑战和新课题。
航产集团党委班子不被困难束缚手脚,走出去主动作为,请进来共同发展。与国内领先机场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形成双赢合作;与银行签订银企合作协议,解决资金周转的问题;与航空公司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增强了机场的通达性和航线辐射能力;与运营保障单位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增强协同保障能力;与行业内外知名大学合作,寻求知识技术的支持。

“中国民航看山西”大型全媒体活动
2016年9月至2017年8月为期一年的时间里,集团公司与山西省委外宣办、中国民航报社联手开展了“中国民航看山西”大型全媒体活动,先后走进山西11座城市,围绕“风光山西、人文山西、转型山西、品牌山西”四大主题,面向全国乃至全世界的航空旅客推介山西旅游资源,全面展示山西新形象,让山西好风光“飞”上了万米高空。
随着活动的持续开展,伴随着山西省政府将旅游业打造成山西支柱产业的宏观经济政策持续发酵。太原国际机场运输生产指标不断刷新,航线通达性和辐射能力明显增强。2017年旅客吞吐量首次突破1000万人次,成为全国第29个跻身“千万级机场俱乐部”的成员。

2017年旅客吞吐量首次突破1000万人次。
在庆祝仪式上,郝孝义动情地讲到:“站在‘1000万’这个新的起点,我们比以往更加有信心和力量,属于山西民航最新最美的图画将在我们手中绘就。”

尧城(太原)国际通用航空飞行大会。
2019年10月11日,经过紧锣密鼓地筹备,山西航产人用三个月的时间完成了别人一年的工作量,山西省历史上的首次航空盛会——尧城(太原)国际通用航空飞行大会开幕。
大会以“建通航示范强省,拓转型发展新空”为主题。作为飞行大会的重头戏,航产集团邀请了来自澳大利亚、土耳其、南非等国家的6支国外飞行表演队、17架国外表演飞机,在开幕式上奉献了多机编队飞行表演、单机特技飞行表演等精彩内容,让与会观众感受了一把空中的“速度与激情”。同时,来自国内的20名跳伞队员组成跳伞表演队进行空中礼花、仙女下凡等表演,在尧城机场上空呈现了一场精彩绝伦的视觉盛宴。此外,集参观、科普、沉浸式体验于一体的5场各具特色的航空主题展览亮相本届飞行大会,吸引了络绎不绝的观众。
进入2020年,航产集团加强与行业内外优质企业的合作力度,以混合所有制改革为重点,积极推进各项改革试点,市场化经营机制不断完善。
与山西迪奥普科技有限公司共同出资,成立山西通用无人机公司,从事无人机运营、管理、服务和技术研发、产品制造、咨询、培训等业务;中航兰田装备公司、三晋通航公司、尧城通用机场完成股权划转,航产集团作为控股公司将加快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构建完善的法人治理结构,提升经营管理水平,增强市场竞争力;同广州薛航集团、加拿大圣劳伦斯公司在航空货运及航空产业创新方面开展合作。
伸出“橄榄枝”,与全国乃至世界各地企业手拉手,共同把市场蛋糕做大,把发展动能做强,把重大项目做优,把合作机制做实。
从寻找出路到破题转型,形势在变,任务在变,工作要求也在变,航产集团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于变局中不断创造“航产新局”。
从重点到全面
实践淬炼“航产之路”
走进2019年初春的航产,处处都洋溢着盎然生机, “改革创新、奋发有为”大讨论活动正在如火如荼的开展。邀请专家学者授课,提升政治站位、凝聚思想共识;开展研讨交流、围绕党建工作、战略规划、安全生产、经营发展、通用通航及临空经济等重点工作,集思广益、畅所欲言、出谋划策;对标学习先进机场和优秀企业,寻找自身差距,树立发展目标。
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中,航产集团党委边学边查,立查立改,从让人民群众满意的小事做起,关注旅客乘机服务,改善职工群众最关心的工作生活环境。太原国际机场候机楼餐饮实现同城同质同价,提升乘机旅客的就餐感受;对候机楼出租车候车通道重新规划布局和调整,旅客候车更加方便舒适;完成居民小区道路改造,旧貌换新颜的居住环境,让员工更有幸福感。
如果将这5年航产集团持续开展党的思想建设和学习教育连起来看,可以清晰感受到,党建引领在发展全局中地位更加凸显。
深入推进“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党员干部作风进一步转变;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推进了党章党规的系统学习;深化“三基建设”,基础工作、基层组织、基本能力得到提升;深入开展“改革创新、奋发有为”大讨论,牵引企业全新气象;扎实推进“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坚持用安全生产和经营管理效果检验支部建设成果。
通过党内集中教育,让党委拿出干货、让支部焕发活力、让党员感受温度。把党的建设融入公司治理各环节,落实到经营管理、改革发展各方面,以党的全面领导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

山西航产集团作为“空中安全”的守卫者,不避急难险重,保障好每一架航班。(本文图片由仙博拍摄)
在2020年初的战“疫”斗争中,航产集团作为“空中安全”的守卫者,不避急难险重,保障好每一架航班,用最严措施、以最快速度全面落实各项防疫举措,并充分发挥航空产业优势作用,全力推动复工复产。截至7月20日,山西航产集团所辖太原、大同、长治、五台山、吕梁5个机场共设置27个温度检测点,投入工作人员30万人次,对36096个航班共计292万余人次的旅客进行了体温检测。太原机场完成13架次宽体客机国际航班经停太原入境赴京3305名旅客的保障工作。基层党组织充分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多少党员身着防护服逆行而上,用初心和使命践行责任与担当,让党旗高高飘扬在疫情防控一线,成为航产发展的“最美注脚”。
翻开5年的“成绩单”:
——党建工作取得成绩。集团公司党委坚持以“1822”党建工程为引领,通过十九大精神、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视察山西重要讲话重要指示宣讲、改革开放40周年和建国70周年庆祝活动,不断加强党的建设,锤炼过硬队伍,各级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不断得到发挥,荣获了“省级文明单位”荣誉称号。
——党风廉政持续加强。坚持“严”的主基调毫不动摇,严格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两个责任”,规范党内政治生活,层层压紧压实责任,建立完善制度机制,加强重点岗位监督管理,强化廉政警示教育,构建了良好的政治生态。
——运输生产大幅提升。2019年全省民用机场旅客吞吐量突破2000万人次,运输起降架次、旅客吞吐量和货邮吞吐量年均分别增长12.22%、15.47%和6.0%。
——口岸开放实现突破。太原国际机场口岸历史首次开通了欧、美、澳洲际直飞客运航线,大同机场口岸正式开放,五台山机场临时口岸首次开放。
——服务能力不断提升。引进昆明航作为落户山西的第三家基地航空公司。省内城市航站楼、空铁联运、空空中转等综合交通服务功能不断增强。
——板块战略初步成型。按照“板块化管理、专业化经营”的发展思路,逐步完善并形成了“机场”“通航”“临空”三个板块齐头发展的产业布局。同朔州市政府签订朔州机场托管战略合作协议,完成了大同、忻州、吕梁、临汾、运城等五市机场一体化委托运营管理。
——管理水平持续提高。推进薪酬管理体系优化和“一企一策”考核制度改革,建立年终考核奖励与经营业绩联动机制,实现“干与不干不一个样”。
——基础建设逐步加强。加快推进基础建设,不断提升保障能力,太原国际机场三期改扩建前期各项准备工作紧锣密鼓推进;长治机场航站区改扩建加快开展;大同、五台山、吕梁等机场改扩建工程相继完工。同时,一些“四型机场”建设项目、基础保障能力提升项目和自主研发“五小”项目也百花齐放、成果丰硕。

太原国际机场创造了地48个航空安全年和第28个空防安全年的安全纪录。
——安全保障持续提高。坚持“没有安全、一切归零”的理念,深化安全管理体系建设。连续11年荣获省级“安全生产先进单位”、连续11年被中华全国总工会、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授予“全国安康杯竞赛优胜企业”荣誉称号。太原国际机场创造了地48个航空安全年和第28个空防安全年的安全纪录。
在改革成果的基础上,再上层楼、再进一步、再深一层。
未来5年,山西航产集团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推进省内机场一体化管理、挖掘通用航空业务范围、探索发展临空产业为实施路径,全力打造集投资、建设、运营、管理相融合的全省航空产业“主平台”。聚焦转型谋发展,聚焦产业谋项目,聚焦企业谋改革,聚焦机场谋开放,聚焦“六新”谋突破,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金光大道奋力谱写“航产之路”。
5年,不是终点,而是新奋斗的起点。新时代山西航产集团改革发展新画卷正徐徐展开。它一往无前、它矢志不渝,它有光荣的历史、它有优秀的员工、它有执着的坚守、它有飞翔的激情,它如是走出历史,也将如是走向未来。(中国民航网 通讯员陈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