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航网 通讯员张丽、贾建文、吴全威 报道:在生命安全至关重要的民航领域,每一次救援能力的提升都意味着为旅客多筑起一道防线。东航西北空保部近期启动了全面的急救能力强化行动,不仅引入了先进的自动体外除颤器(AED)设备,更着重于空保人员的急救技能培训,通过“硬件升级”与“软件提升”双管齐下,构建起“人机协同”的高效急救体系。
设备升级——AED入驻提升“黄金四分钟”救援能力
心脏骤停的黄金救援时间仅4分钟,AED每提前1分钟使用,存活率提升7%-10%。近日,2台全新AED设备入驻东航西北空保部,空保部开展了AED专项培训,本次培训通过“理论+实操”双模块展开,医疗导师以“智能化生命接力棒”为喻,系统讲解设备操作要点。参训教员与安全管理人员在模拟场景中完成电极片定位、语音指令响应等全流程演练,空保部负责人强调,此举将推动AED从应急设备转化为常态化保障力量。
人才培育——30名教员持证构建急救新生力
近日,空保部开展“红十字”救护员资质培训,近30名空保教员通过专业特训,取得红十字救护员证书。课程聚焦航空特情,涵盖心肺复苏、创伤包扎、气道梗阻处理等6大类技能,并模拟机上心脏骤停、癫痫发作等10余种紧急状况开展实战演练。“现在遇到突发情况,我能作为第一响应者让AED发挥作用。”持证教员杜鹏表示。参训人员还针对狭小空间救援等民航特殊场景,优化了骨折固定、伤员转运等操作标准。
体系共建——“人机协同”深化空防安全
空保部通过“设备布防+人员赋能”双路径,目前全体教员已实现“双能力”覆盖:既掌握设备操作技能,又具备医疗救护资质。部门下一步计划将急救能力建设与日常执勤深度融合,通过定期复训、情景演练保持技能活性,逐步向“全员具备基础急救能力”目标迈进。
此次升级标志着东航西北空保部从单一设备配置转向“人机联防”体系化建设,为民航安全注入双重保障。空保教员获得此项资质后,将成为救护员中的新生力量,运用急救知识、意外伤害的意识和专业技能,应对突发情况,在工作中既能保护自己减少伤害,也能够在关键时刻挺身而出,把握“救命的黄金时刻”,为他人的生命健康增添一份保障。(编辑:许浩存 校对:陈虹莹 审核:程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