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汇总>航空运输
一年飞行减碳68万吨 东航“绿色航迹”守护美丽地球
来源:中国民航网2025-04-22 19:09:00

《中国民航报》、中国民航网 记者钱擘 报道:4月22日是第56个“世界地球日”,作为中国民航业的绿色先行者,中国东航始终以“守护蓝天净土”为己任,将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融入企业发展,通过精细化管控、技术革新、可持续航空燃料(SAF)应用及碳市场布局等系统性举措,推动航空运输低碳转型,以实际行动诠释绿色发展理念。“十三五”期间,东航实现减碳200万吨,“十四五”期间,东航持续深化节能降碳各项举措,去年仅飞行环节减少的二氧化碳排放即超过68万吨,正以系统性创新,不断优化航空运输的绿色基因,在云端书写“绿色航迹”的时代答卷。

精耕细作:构建多维度的绿色飞行体系

东航通过精细化运行管理,从源头降低碳排放。在飞行环节,通过优化航线设计、推广单发滑行、应用辅助动力装置(APU)替代技术及航行新技术等抓手,于2024年累计节油21.6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68.04万吨。

在机上服务领域,东航率先全面推行旅客服务过程中的一次性不可降解材质的“能换尽换”,分阶段将53种机上用品更换为可降解材质,覆盖90%的旅客服务场景。同时,参与制定行业团体标准《国内客运航班机上一次性不可降解塑料制品替代规范》,为民航业塑料污染治理提供“东航方案”。

在物流领域,东航逐步推进绿色物流,通过多层立体货架建设、危险品库无人升级改造、“人-车-货”派送信息贯通、标准化托盘循环共用、更新电动作业车辆等举措,推动仓储设施绿色化和智能化升级,有效降低碳排放。


东航使用SAF执飞航班,减少碳排放

技术革新:以科技赋能全产业链绿色升级

东航多年来持续打造年轻化、高燃效机队,通过引进新一代节能机型、优化飞机选型及减重设计,仅2024年即累计为142架飞机减重22.39吨。

在地面运营环节,东航先后完成11个大类26个型号场内新能源特种车辆的研发及纯国产化生产,服务于各大机场。同时,东航积极推广办公场所的光伏发电技术,年发电量超170万度。东航还积极探索储能技术、低压直流电应用及建筑智能化管理,以科技赋能全产业链绿色升级。

作为国内可持续航空燃料(SAF)应用的积极践行者,东航自2013年首次试飞生物航油以来,不断突破创新:2022年联合空客完成新机交付SAF首飞,2023年实现SAF商业航班首航,2024年,国产大飞机C919实现首次加注SAF商业飞行,同年,东航全面参与中国民航SAF应用试点,并在欧盟境内起飞的航班加注2% SAF掺混燃油。据悉, SAF主要是由餐饮废弃油、城市生活垃圾和农林废弃物等为原料炼制而成,通过助力从“厨余垃圾”到“航空燃料”的变身,东航正在打造可持续飞行的生动实践。


东航执行主题航班,发动旅客共同投身绿色减碳(东航供图)

碳市场布局:以合规履约架起绿色桥梁

近年来,东航投身民航业、属地及欧盟3种碳市场机制下的碳排放管理,合规开展碳排放MRV三过程(“监测/Monitoring”“报告/Reporting”“核查/Verfication”)与履约。2024年,东航购买37.9万吨上海市碳配额用以抵消上年度碳排放,连续11年完成上海市碳市场履约。

同时,为增强在国际国内碳市场体系中的应对能力,提升碳资产管理水平,东航通过参股投资、意向合作等方式进行了有益探索,与相关方达成国际碳汇合作意向,构建多层次碳资产管理体系,担当企业合规责任,更助力全球碳交易市场互联互通。

全民参与:让旅客成为绿色航迹的书写者

当前,东航已经以主题航班为载体,创新推出“智慧飞行,绿动东方”可持续飞行专区,整合“轻飞享”、电子发票、空中Wi-Fi、电子会员卡、电子登机牌、旅客碳排放计算器、多式联运等绿色低碳产品和服务,引导旅客“轻装出行”。

其中,鼓励旅客在航程中通过餐食和机供品环节实现减碳的“轻飞享”产品,于2024年5月上线,截至2024年底,已有逾17.7万名通过完成绿色任务等获得积分奖励等,将低碳理念转化为日常行动。2024年至今,东航继续推出了基于航班SAF应用以及新一代节能机型的“低碳优享”产品,并进一步研究更多基于SAF应用的相关产品和服务。2023-2024年,东航累计推出10班“可持续飞行”主题航班,让旅客从“绿色飞行”的“见证者”变为“参与者”。东航联合中国石化、中远海运共同打造的中国首船全生命周期碳中和石油项目,则获颁国内首张“碳中和”证书。

从云端到地面,东航通过每一滴节油、每一克减碳、每一班SAF航班、每一辆新能源车辆,划出绿色航迹,汇聚成守护地球的东航力量。(编辑:孙文瑾 校对:王亚玲 审核:程凌)

责任编辑:sunwenjin 000
推荐新闻:
首都机场安保公司开展五一节前安全专项行动
绵阳机场顺利完成活体器官运输保障任务
首都机场安保公司开展作风建设专项工作
首都机场安保公司:下好消防“关键棋”...
中南空管局运行管理中心派员参加广东省...
中南空管局通信网络中心高效完成空管光...
民航局空管局运行管理中心与中南空管局...
中南空管局全力做好地空通信设备民航准...
中南空管局技术保障中心与飞行服务中心...
“海口航空邮件快件监管中心项目—海口...
中南空管局管制中心塔台管制室多措并举...
中南空管局技术保障中心多措并举筑牢雷...
中南空管局气象中心多维度备战空管系统...
中南空管局通信网络中心通信枢纽室“星...
首都机场安保公司多维度开展春季安全教育
江西航空青年:见义勇为显担当 寒夜善举...
传承雷锋精神,闪耀国门安检——首都机...
哈尔滨机场将恢复叶卡捷琳堡航线
天津滨海机场:强化鸟击防范治理举措 提...
江西航空举行2025年航线维修责任放行人...
返回首页
中国民航报社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24158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006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10120170026 网络视听许可证0113657

本网站所刊登的《中国民航报》及“中国民航网”各种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专栏资料, 均为中国民航报社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制作单位:中国民航网 办公电话:010-67355289 传真:010-67355289 通信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十里河2264信箱 邮政编码:100122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7355289 举报邮箱:news@caacnews.com.cn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常年法律顾问—北京市安理律师事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