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汇总>航空运输
2025航空运控与智慧运行国际研讨会召开
来源:中国民航网2025-04-24 09:40:00

《中国民航报》、中国民航网 记者曾晓新 通讯员苏青、陈琴 报道:41618日,2025航空运控与智慧运行国际研讨会暨第十一届航空信息技术发展专题会在广州成功举办。会议深度聚焦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等技术对行业的巨大驱动潜力展开深入探讨,旨在打造航空运控智慧化转型的协同创新平台,为破解航空业安全、效率、可持续发展难题提供系统化解决方案。 来自全球20余个国家和地区的民航管理机构、航空公司、科研机构及科技企业代表齐聚广州,共商航空运控智能化升级大计,共绘全球民航业高质量发展蓝图。


中国南方航空集团有限公司运行总监丁安宁在致辞中表示,当前全球航空业正经历数字化、智能化转型的深刻变革,新一代通信技术重构空地互联生态,人工智能技术迭代重塑航班决策模式,数字孪生技术推进飞机全生命周期管理。这些变革既孕育着前所未有的机遇,也带来了复杂挑战。丁安宁建议,摒弃单打独斗的思维,力求建立决策结果互通运行、信息共享、突发事件共处的合作格局,围绕数据合作共享,共同探讨可行、共赢的发展道路,并在此基础上开展科技创新、深度合作,共同攻克单家航司或单个机场无法突破的瓶颈,携手并进,合作共赢。


此次会议,人工智能与数据技术航空运控领域创新探索和应用场景成为焦点。中国民航的智慧化实践同样引发瞩目。南航运行指挥中心党委书记胡海青系统拆解了南航构建的数据驱动型运控体系。南航近年来通过整合航行通告、机载数据、航路管理等9大类数据流,建立三级智能决策机制,实现航班动态调整响应速度提升40%,极端天气下的航班恢复效率提高35%。这一案例也为全球同行提供了可复制的南航样本。荷兰皇家航空技术创新高级总监Asteris Apostolidis提出可信AI的三大支柱——可解释性、可追溯性与安全性,并展示了AI在飞行计划优化中的实践案例三天的思想碰撞40余场演讲、6场专题研讨与3项重磅成果,不仅勾勒出智慧民航的未来轮廓,更彰显了全球航空业共克时艰、共谋发展的决心。

此次会议的圆桌论坛上,五位中外专家围绕“新技术如何变革签派和运控中心角色?”这一议题展开激烈探讨。南航代表分享AI赋能运行控制中心实践,通过气象预测、自然语言处理等场景提升效率,强调数据互通、算法优化及人机协同挑战,呼吁行业共研AI深度应用路径。荷兰皇家航空代表认为,退休调度员或者资深的人员留下的数字资产应该可以通过AI进行充分地利用和传递下去,由AI自动部署这些资源和信息,从而保障在正常情况或者非正常情况下都可以顺利运行。汉莎航空代表强调,现在很多场景下都可以依靠AI进行决策,但必须进行数据合规性审核,通过人力对AI工作进行监控,确保AI可以更加可靠地开展工作。厦门航空代表提出,当前应该有更完善的法规体系支撑AI在涉及安全高度相关行业的应用,监管体系也应由当前强监管的模式转变为能够与当下自动化、智能化的大环境相匹配的监管体系。浙江长龙航空代表建议,整合运行要素(包括空管、机场、航司、法规体系、规章体系和SMIS体系等),构建中国民航大模型,在这个大模型支持下开展有序运行、安全服务和质效提升。

会议还发布了《民航航空公司物联网建设指南》。该指南由南航数科、电子云、中国信通院三方联合编写,旨在不断规范民航航空公司物联网平台建设的设计架构以及接入标准等技术要求,建立行业的统一规范。据介绍,该指南的发布,标志着民航航司物联网建设正式进入标准化、体系化的发展阶段,将为构建开放协同的行业生态提供重要的支撑,对于民航行业的发展具有深远的意义。

会议表示,当前中国民航正以更开放的胸襟、更创新的实践,与全球伙伴共筑安全、高效、绿色的航空运输新生态,为民航强国梦与全球航空业可持续发展注入不竭动力。此次研讨会的成功举办,不仅为全球民航业搭建起智慧化转型的协同桥梁,更在业界凝聚起技术赋能高质量发展的共识,助推航空运控技术和智慧运行建设突破传统发展范式,在安全、效率与绿色可持续的维度上实现全方位跃升,助力开创智慧民航新时代。(编辑:张彤 校对:李季威 审核:程凌)

责任编辑:zhangtong 000
推荐新闻:
首都机场安保公司开展五一节前安全专项行动
绵阳机场顺利完成活体器官运输保障任务
首都机场安保公司开展作风建设专项工作
首都机场安保公司:下好消防“关键棋”...
中南空管局运行管理中心派员参加广东省...
中南空管局通信网络中心高效完成空管光...
民航局空管局运行管理中心与中南空管局...
中南空管局全力做好地空通信设备民航准...
中南空管局技术保障中心与飞行服务中心...
“海口航空邮件快件监管中心项目—海口...
中南空管局管制中心塔台管制室多措并举...
中南空管局技术保障中心多措并举筑牢雷...
中南空管局气象中心多维度备战空管系统...
中南空管局通信网络中心通信枢纽室“星...
首都机场安保公司多维度开展春季安全教育
江西航空青年:见义勇为显担当 寒夜善举...
传承雷锋精神,闪耀国门安检——首都机...
哈尔滨机场将恢复叶卡捷琳堡航线
天津滨海机场:强化鸟击防范治理举措 提...
江西航空举行2025年航线维修责任放行人...
返回首页
中国民航报社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24158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006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10120170026 网络视听许可证0113657

本网站所刊登的《中国民航报》及“中国民航网”各种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专栏资料, 均为中国民航报社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制作单位:中国民航网 办公电话:010-67355289 传真:010-67355289 通信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十里河2264信箱 邮政编码:100122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7355289 举报邮箱:news@caacnews.com.cn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常年法律顾问—北京市安理律师事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