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航报》、中国民航网 记者徐业刚 通讯员王净 报道:近期杭州地区持续高温,机坪地表温度更是攀升至五六十摄氏度。在这样的“炙烤模式”下,长龙航空安全监察员沈阳始终坚守一线岗位,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开展全覆盖、无死角的安全检查,为暑运安全保驾护航。

暑运期间,沈阳聚焦机坪、航材库、维修机库等重点区域,围绕飞机适航状态、地面设备运行、人员操作规范等关键环节实施拉网式排查。“越是高温,越要瞪大眼睛,提高警惕。”身着反光背心的沈阳手持检查单,在灼热的机坪上连续工作超3小时,对航班保障、维修排故工作等逐项监察。烈日下,衣服被汗水浸透,他却始终保持对细节的专注。
飞机入位前,沈阳对地面电源车的设备铭牌、车载灭火瓶等进行逐项核对。“高温加速设备老化,微小瑕疵都可能引发大隐患。”他向维修人员强调,“设备启用前必须执行全项检查,确保运行参数符合标准。”
在检查一架航班的维修作业时,沈阳发现一名维修人员未佩戴防护手套,当即制止并提醒:“高温环境下,金属部件表面温度极高,容易烫伤皮肤,防护措施是操作底线。”随后,他对力矩磅表等计量工具的校准有效期进行核查,确保紧固件力矩值完全符合维修手册要求。“力矩复核是维修安全的关键环节,必须实现零误差。”他在检查单上做好记录时强调。
沈阳在日常监察中始终秉持“防微杜渐”原则。一次例行检查中,他发现某航班的货舱锁扣存在功能失效,虽未直接影响飞行安全,但他要求维修人员立即更换。“安全隐患不存在'小问题'概念,早期处置是成本最低的管控方式。”沈阳解释道,“安全无小事,必须从细微处入手,将风险扼杀在萌芽状态。”

(长龙航空供图)
从维修放行工程师到安全监察员,岗位虽变,但沈阳对航空安全的坚守始终未变。暑运启动以来,沈阳已累计完成各项检查21次,现场纠正不符合项5项,下发问题隐患3项。他用脚步丈量安全,用汗水守护平安,在平凡的岗位上诠释着责任与担当。
“高温环境下的坚守,本质是对安全责任的践行。”沈阳的话语简洁有力。每当目送航班安全起降,这份职业带来的价值感便愈发清晰。正是无数像他这样的航空安全工作者,以专业素养和责任担当,为暑运旅客的平安出行构筑起坚实保障。(编辑:张薇,校对:张彤,审核:韩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