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航报》、中国民航网 记者钱擘 报道:2025年6月,东航开通了“西安—伊斯坦布尔”航线,跨越两千载时光,当年丝路驼铃串联的长安与拜占庭,如今被高效便捷的直航航班连接在了一起;除了旅客之外,航线首航时,还有15吨空运货物,通过东航旗下的东航物流全力组织、精心保障,由航班腹舱承运发出。货运业务在客运国际远程航线的首航之际就同步高效开启,源于东航积极部署推进客货联动,并打造了“运力+营销+督导+保障”的四大项联动抓手,让东航的空中通衢更畅其流。

15吨空运货物,随首航航班由西安运至伊斯坦布尔
用好腹舱资源,客机货运收入持续成长
“除了全货机,我们还要用好客机腹舱,真正形成东航‘一盘棋’联动效应”,接受记者采访时,东航物流市场部的负责人如是说。客货联动模式之下,把客机的腹舱资源在货运领域用足用好,成为东航客货运部门共同的追求。
在东航客运营销部门与东航物流的联合牵头下,客货联手开拓业务,已经成为机制性的安排。“西安—伊斯坦布尔”航线上,客货运业务同步开启首航,也是这份努力的一个缩影。
无独有偶,2025年6月18日,东航与奥克兰机场在上海签署协议,计划在2025年12月,开通从上海浦东国际机场出发,经新西兰奥克兰机场经停,飞往阿根廷布宜诺斯艾利斯埃塞萨国际机场的商业航班,填补其南美航线的空白。就在这条南向通道宣布将要开启的第一时间,东航物流就与客运部门开始了深入对接,研讨从货运领域如何用好航班腹舱,牛肉、奶粉等进口畜牧业产品与出口工业品的货源组织、上下游安排,都已经开始了探索。
而在东航的各种市场拓展、客户答谢活动中,客货部门的联手行动、互相推荐客户、协同设计产品,更已经成为普遍性、机制性的举措。
据统计,今年1月以来,东航的客机腹舱货运收入同比走高,客货运联动为东航腹舱收益带来的成长,正在初步显现。

客货联动保障
运力联动营销联动,升级宽体机助力腹舱增收
如今,客货运联手营销开拓市场、根据总体需求完善运力的努力,正在东航通达全球的航线网络上持续开展。
今年民航夏秋换季之后,东航自上海浦东往返东南亚的部分客运航班,由原来的单通道客机执飞,升级为宽体客机执飞。在民航货运领域,宽体客机腹舱货运量更大,而且可以使用集装器装卸,作业效率更高,对货运业务的价值要显著胜过单通道客机腹舱。而近年来,东南亚部分航点至我国的国际货运业务成长迅速,东航物流敏锐地把握了这一点,在航班换季、研拟新航季的机型安排时,提出更换宽体机、呼应市场需求的建议,得到了客运部门的大力支持。据统计,在换大机型后的相关航点,腹舱货运销售已经实现增收。下一步,东航客货运部门也正在积极沟通,探讨在更多东南亚客运航点换大机型、增加货运运力的可能性。
在提升运力联动的同时,东航客货运部门也在营销联动层面上多做文章,开展联合行动,实施精准营销,积极将货运大客户、代理人向客运的集团客户引导,主动对接其差旅需求,提升客运销售机会,为此类客户提供一站式综合“客+货”服务,还深度挖掘更多潜在的跨行业合作机会,做到营销联动效益最大化。

物流团队赴海外营业点沟通交流,推进客货联动转型,充分激发发展活力与创新动能(本文图片均由东航物流提供)
督导联动保障联动,“重泡搭配”让收益颗粒归仓
要让客机腹舱的货运,从一份份合同、一张张订单,变成最终的收入成果,需要运行环节的给力保障,才能真正“颗粒归仓”。
正是着眼于此,围绕“督导”和“保障”的协同,东航股份与东航物流一方面由市场营销部门与负责航班运行的运控、地服等单位深入接洽,共促提升航班保障水平;另一方面共同组建调研团队,走访东航各分子公司,了解当地实际情况,推动业务流程优化,制定了共计28项“双提升”的项目清单。例如,今年上半年,在部分的分子公司,调研团队了解到,东航以往的腹舱水产品货物包装标准中的部分附加条款影响了客户选择东航运力,这一信息反馈后,客货运部门及时沟通,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优化包装要求,今年4月以后,这些市场的腹舱水产品货运收入、载运率,都实现了同比提升。
在客货运联动中,东航物流还根据客机腹舱特点,推出一系列保障流程的创新举措。
客运航班的执飞,首先要保证旅客和行李走得顺畅及时,多出的载重和舱位空间则是用于货运。随着东航服务旅客的便利化举措不断发布,航班临时出现旅客和行李变动的可能性也颇可观,如何做到载量和舱位的最大化利用成为一项新的课题。
针对客机腹舱货运的这一要求,东航物流在腹舱货物打板装载时,提出了“重泡结合”的模式。所谓“重”,即重货,它们体积相对小、重量相对大、通常价值也更高;所谓“泡”,即轻泡货,指那些密度低、同样体积下重量较轻、通常货值也略低的货物。对航空货运来说,往往是重货越多,货运收入也就越好,但受限飞机载重,有时候一个集装器或者一套打板的货物都是重货,就可能在航班客流较大时超过客机载重,此时一旦被整板拉下,收入反而要缩水不少。“重泡搭配”的模式就旨在应对这类情形,将重货和较轻的泡货组合打板,虽然货值略逊于都是重货的情形,但在客流繁忙的航线上,能大大降低整板货被拉下的概率,既保证了企业的收入,也让航空物流走得更顺畅。
围绕客机腹舱业务打出的提质增效“组合拳”,不仅停留在“重泡结合”这一方法上。随着2025货运旺季的到来,东航物流又瞄准浦东地区宽体客机拉货率优化这一课题,以工作坊形式开展项目攻关,通过及时反馈客机机型调整、加强航班业载管理、启动专项系统开发、建立评估体系、开展定期复盘等举措,持续推动货运运营优化,同时也在客货运收益整体提升等方面形成了正向促进效应。
近年来,东航大力开辟多条国际航线,随之而来的是海外站点运行保障压力的增加。在这种背景之下,外站客货运一体化的运行保障联动就显得尤其重要。东航物流在海外有阿姆斯特丹、芝加哥等多个全货机通航点,在这些站点上,东航物流的运行保障资源丰富,能够在保障全货机的基础上为客机腹舱的运行保障提供必要的支持。但对于其他大部分非货机站点,客机腹舱的运行保障更依赖于东航股份设立在当地的营业部,这时客货联动的保障沟通就显得尤为重要,通过“大东航”一家人的协作,实现高效沟通、及时提醒、定期复盘、关键补位,促使了客货一体的健康长远发展。
日内瓦、米兰、阿拉木图、哥本哈根……一个又一个新航点接连落地,传递着东航“向远飞,向国际飞,向新兴市场飞”的蓝图构想,而客货联动,正在让这份构想所绘就的空中丝路,越发高效通畅。(编辑:李佳洹 校对:陈虹莹 审核:韩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