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航网 通讯员贾思奇 报道:近年来,南山公务机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始终坚守安全底线,持续提升服务品质,不断优化运营效益,逐步构建起以安全为基石、以服务为核心、以效益为路径的“三位一体”高质量发展模式,年营业收入稳步增长,人机比持续优化,为行业转型升级提供了具有参考价值的实践范例。
筑牢安全根基,夯实运行保障
安全是公务航空的生命线,更是企业发展的基石。公司始终坚持将安全理念贯穿于运营全链条,系统构筑运行保障体系。
在人员资质建设方面,公司重点加强关键岗位人才的培养与保留,飞行员普遍具备ICAO四级以上英语等级与超4000小时飞行经验,机务人员持有CAAC、FAA等多项机型执照,客舱乘务员团队,均由来自大型航空公司的资深乘务长组成。他们不仅拥有丰富的飞行与服务经验,更精通国际礼仪、应急医疗及高级餐饮服务等专业技能。通过系统化、常态化的培训机制,持续提升飞行员、维修人员及运控人员的专业技能与安全意识,打造了一支技术过硬、作风严谨的专业队伍。
在管理体系完善方面,公司构建了完备的手册体系与风险管理机制,结合运行实际及局方规章要求,持续修订《运行手册》《航空安全管理手册》等核心文件,确保流程规范、操作合规。同时,通过建立常态化隐患排查与清单整改机制,实现对风险源的精准识别与闭环管理。
在安全文化建设层面,公司制定并发布了《南山公务机有限公司安全文化纲要》,积极塑造以“严格程序、严格标准”为核心的企业安全文化,推动安全意识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切实融入每一个运行环节,为企业可持续发展构筑坚实屏障。
在双重预防机制建设方面,公司基于自身抗风险能力客观评估、全面完善风险管理启动时机,细致开展系统评价,以常态化风险评估确保全面识别各运行环节运行风险,并制定针对性管控措施加以管控。同时,公司通过法定自查、日常检查、专项检查、员工报告等方式,持续开展安全隐患排查,坚持“隐患清零”原则,针对发现问题严格落实“五明确”,并指定责任进行跟踪验证,确保问题闭环。
在安全责任落实方面,公司全面梳理完善各岗位人员安全责任清单,并将安全指标纳入部门KPI,确保责任层层分解,逐级落实,同时通过选拔优秀管理干部及骨干员工担任公司兼职安全管理人员,进一步强化安全责任监管,实现责任链条清晰、安全监督全面的双保险机制。
通过上述扎实举措,公司顺利通过中国民航华东地区管理局多项审定与检查。公司上下深刻认识到,安全是公务航空不可逾越的底线,更是企业安身立命的根本。唯有坚守安全红线,方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行稳致远。

聚焦客户体验,提升服务品质
随着中国公务航空市场走向成熟,客户需求正从单一交通工具使用向“高端化、国际化、个性化”全面升级。公司敏锐把握趋势,将服务品质确立为核心竞争力,从产品创新与体验优化两端持续发力。
在产品层面,公司推出“短途包机套餐”“高端宠物运输”等创新产品,精准对接市场新需求。尤其在宠物运输领域,公司洞察到传统航空货运难以满足“人宠同舱、全程呵护”的个性化需要,率先将公务机“私人定制”与“尊享舒适”的服务特性延伸于此,并与香港专业宠物机构达成合作,于10月31日成功完成首航任务,开辟出前景广阔的行业新蓝海。
在流程层面,公司通过整合内部资源、简化服务环节,建立起从预订到执行的标准化服务规范,并通过优化流程、强化协同,持续提升航班准点率,为客户提供可靠出行保障。
在服务细节上,公司始终精益求精。以青岛—厦门—青岛航线为例,为满足VIP客户健康饮食偏好,团队启动“星级餐饮联动计划”,联合青岛五星级酒店主厨定制“夏日轻食计划”,以分餐服务、食材故事卡及灵活供餐节奏体现贴心服务。餐后以“青岛微景观”糖画再现城市地标,将地域文化融入客舱体验,赢得客户“连餐盘都藏着城市记忆,这样的服务独一无二”的高度评价。
公司通过从产品到细节的系统化建设,将“安全、专业、高效、尊贵”的企业理念转化为可感知的切身体验,奠定了高端服务品牌的市场地位。

(本文图片均由贾思奇/摄)
优化运营结构,增强内生动力
在坚守安全与服务品质的基础上,公司持续推进精细化管理与资源优化,不断提升运营效益,增强内生发展动力。高管团队凭借其深厚的民航行业积累与国际化视野,积极推动组织向扁平化、高效化方向转型。团队所倡导的“灵活报价机制”与“服务即营销”理念,有力提升了公司的整体执行力与市场敏锐度,为业务发展注入了持续动能。
组织架构上,公司积极推进扁平化改革,通过整合部门、压缩层级,构建高效灵活的组织体系,显著提升决策效率与市场响应能力。同时,完善人才管理机制,在稳定核心团队的基础上,充分激发员工积极性与创造力。
收入结构方面,公司在巩固传统包机业务的同时,着力拓展整机包租、“小时卡”及飞机托管等多元化业务。针对湾流G450与G550机型的市场竞争,公司实施以价格与差异化运营为核心的综合策略:一方面下调部分航线小时单价,依托《包机订单抢单方案》提升报价灵活性与成交率;另一方面进行精准机型分工——G450优先保障高频次短途航线,G550则发挥航程优势主攻高价值国际航班,实现运力高效协同与收入基础稳固。
成本控制上,公司全面推行预算管理与精细化核算,通过优化航材管理、提升资产使用效率、合理管控开支,实现运营成本有效管控。特别是在人工成本方面,建立科学的薪酬绩效体系,在保持队伍稳定的同时,将人力成本控制在合理区间。
通过上述系统优化,公司运营效益显著提升,整体发展步入良性循环。经测算,在现有两架自营飞机的运营条件下,公司年飞行小时预计将超过1200小时,年营业收入有望突破8000万元,预计可实现收支平衡或略有盈利,营收水平及盈利能力在中国公务机行业内居于前列。目前,公司收入结构持续改善,成本管控成效明显,并已形成一支约40人的稳定精干团队,为实现持续盈利与长期健康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把握行业趋势,发挥国企标杆引领作用
作为青岛城投集团青岛航空旗下重要战略板块,公司依托政府背景与国企信用背书,在资金保障、政策协同与长期战略方面具备显著优势,为合作伙伴提供稳定可靠的信任基础。历经近三十年发展,中国公务航空已从高速增长迈入高质量发展新阶段。市场需求更趋理性,竞争格局日益清晰,监管体系持续完善。公司作为国有企业,不仅要追求自身经济效益,更要主动肩负起引领行业健康发展的责任。
面对行业变革,公司始终秉持稳健经营理念,拒绝参与恶性竞争,将资源聚焦于安全提升与服务升级。公司通过积极参与国内外公务机展会、与行业顶尖企业互动,持续推动中国公务机运行标准与国际接轨。这一立足长远的发展方略,最终助公司在行业洗牌中不仅稳步立足,并实现了品质与效能的双重跃升。
展望未来,随着国民经济的持续发展与对外开放水平的提升,公务航空需求将加速释放,对安全、服务与综合效益也必然提出更高要求。在此背景下,公司明确了以“智慧安全”筑根基、以“服务创新”塑品牌、以“结构优化”提韧性的“三位一体”战略。南山公务机有限公司正以自身的成功实践,为行业贡献宝贵经验。(编辑:许浩存 校对:陈虹莹 审核:韩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