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航报》、中国民航网 记者田以丹 通讯员张汉鹏、张晶巍 报道:11月6日,南航通航公司在湛江海域成功组织实施我国首次重载无人直升机海上低空物流验证飞行。作为南航集团在低空经济领域的运营主体,南航通航贯彻集团低空经济专题研讨会议精神,落实马须伦董事长指示要求,联合中国海油湛江分公司与国内某厂商自主研发的重载油动力无人直升机,统筹本次飞行的整体策略、空域协调与运行保障,搭载100公斤货物,实现从陆基至南海西部某海上石油平台不间断往返飞行230公里,安全高效完成复杂海况下的重载运输任务。
近日,南航通航公司已成功中标中国海油公司海上无人机工业化应用科研项目并密集开展多项测试,本科研项目协同中航院、中国海油、中航工业、中船海丰、中国民航大学等联合开展,旨在构建涵盖机型选型、标准制定、融合飞行、运营维护的全流程管理体系,应用场景覆盖海底管线巡查、海油平台间配送、应急备勤、陆-海重载运输等海上石油平台无人机实用场景,为海上无人机应用提供安全的解决方案,建立海油行业无人机运行标准和安全管理体系,也将为南航通航进军全海域海上无人机海油平台应用商业化运营奠定坚实基础。
重载无人直升机跨海飞行是海上无人机工业化应用的关键环节,南航通航公司统筹本次验证飞行的整体策略与空域协调,出动飞行、机务、运控专业队伍参与全程保障,多方协同攻克了空速信号失真、海上复杂气象起降与长距离微波基站精准导航等技术难题,最终实现油动力无人直升机搭载100公斤货物往返飞行超230公里,安全高效完成陆地至海上平台的重载运输任务。相对于eVTOL机型,油动力(混合动力)无人直升机载重更大、航程更长、部署更加灵活、经济性和可维护性更好,是现阶段海上商业化重载运输应用的最优选项。本次成功飞行不仅展示了公司在复杂空域管理与多单位协同作业方面的统筹能力,也为海上油气产业低空经济模式的规模化应用奠定了坚实基础。
南航集团围绕发展新质生产力的目标,聚焦产业链布局优化,已明确将通用航空和低空产业分别定位为集团的支柱产业和协同产业。在这一战略指引下,南航通航依托45年海上油气飞行服务经验,持续深化国企“双百行动”改革,强化服务国家战略能力,加快推进传统通航业务与低空经济深度融合。
未来,南航通航将持续探索无人机在平台物资转运、应急救援、设施巡检等多元场景的深度融合,进一步拓展可持续、可闭环的低空商业生态,助力海洋油气产业智能化升级,为集团低空经济协同发展及国家战略实施贡献更大力量。(编辑:陈虹莹 校对:许浩存 审核:韩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