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航信依托科技创新,紧密贴合新疆机场集团整体规划布局,精准对接乌鲁木齐天山国际机场的业务需求,全力推进乌鲁木齐天山国际机场北航站区建设。通过多方协同联动,共筑丝路数字航空枢纽,打造我国向西开放的新引擎。
攻坚克难,保障乌鲁木齐机场北航站区转场试运行
2025年4月17日,中国航信智慧机场整体解决方案成功保障新疆乌鲁木齐天山国际机场北航站区转场试运行,各系统实现顺利转场运行,彰显了民航信息化建设的“中国速度”与“中国质量”。
在乌鲁木齐机场北航站区建设过程中,中国航信面对工期紧迫、任务繁重的严峻挑战,以央企的责任担当和专业实力,从全国抽调技术精英,建立起“总部统筹+区域协同”的高效作战机制,仅用4个月就完成了93台核心服务器部署、889套前端设备安装以及395套专业设备的调试工作,实现了所有系统的联调联试,对核心系统按灾备要求实现异地备份,遇到紧急情况时可以在5分钟内启动备份系统,将机场业务运行影响降至最低。
为确保离港系统、安检信息管理系统等核心生产系统稳定可靠,中国航信项目团队配合开展“阶梯式”大规模全流程演练,从首轮3000人次演练,实现了系统基础连通性验证,到第二轮6000人次演练完成系统功能测试,再到第三轮9000人次演练完成峰值压力考验,最终完成第四轮18000人次的极限并发综合演练,全面检验了新航站楼的数字化运行能力,通过模拟各类异常情况,进一步优化应急处置流程,为航站楼投运提供了有力保障。通过这一系列全流程演练,结合实际业务场景和使用单位操作习惯等情况,中国航信累计处理近300项系统优化点,得到用户单位的认可,也为后续系统投产和运营打下坚实基础。
科技赋能,打造智慧航空枢纽新标杆
作为乌鲁木齐天山国际机场北航站区的核心信息系统承建方,中国航信充分发挥民航信息化建设“国家队”的优势,为乌鲁木齐北航站区项目提供覆盖机场运营全流程的智慧机场整体解决方案,涵盖离港系统、智慧安检系统、覆盖旅客值机、安检、登机全流程的自助旅客服务系统、航班延误管理系统,部署对账通、航食通等多项新应用,为这座现代化航空枢纽注入了强大的数字基因。
本次乌鲁木齐天山国际机场投用的开放离港系统采用自主可控、安全可靠的技术体系,由中国航信独立研发,突破了国外技术垄断。开放离港系统不仅完整继承了传统离港系统的旅客值机、登机管理、行李处理等基础功能,而且具有全流程可视化交互设计,具备航班批量处理功能,可支持航班备降、补班、换飞机等特殊场景,可实现一键自动智能配载,智能航班控制等功能,通过技术创新推动机场旅客地面服务迈入智能化新阶段。
智慧出行服务结合先进的人脸识别技术,实现了质的飞跃。旅客通过自助人脸注册和授权便可以体验航站区内的值机、行李托运、安检、随身行李托运、行程查询及登机等全流程自助服务。为乌鲁木齐天山国际机场量身定制开发的双向人脸识别登机闸机属于国内首创,让经停和备降旅客也能享受便捷的“刷脸通行”,大幅提高登机口复核安全性,提升旅客登机效率和旅行体验。旅客古丽娜女士深有体会,“我一直想体验自助刷脸,这回主动尝试了一下,在自助值机设备上完成人脸注册授权后,从值机到安检、登机,全程刷脸通行,特别顺畅。以前总觉得流程烦琐排队长,现在靠“刷脸”就能一路畅通,实实在在感受到科技带来的便捷,整个过程轻松又省心!”旅客陈先生则表示,现在扫描手机里的登机牌已经很方便了,没想到可以通过人脸识别完成安检和随身行李检查,过了安检后,还可以通过人脸识别查询自己的航班信息,非常贴心。
为乌鲁木齐天山国际机场投用的中国航信智慧安检系统通过先进的软硬件技术、装备等科技赋能,推动乌鲁木齐机场迈入“人防、技防、智防”三位一体的智慧安检2.0时代,成功实现安全管控与运行效能的双重飞跃。系统搭载“易安检”服务引擎,深度融合生物识别与无感通行技术,显著提升旅客出行服务体验;系统配置新一代自助验证闸机集群与智能回筐矩阵,实现安检流程全自动化升级,运营效率提升达行业领先水平;系统构建“AI质控+人工复查”质控模块,实现旅客安检实时复检“零延迟”、航班复检“全时空覆盖”,为构建安检工作全链条质量追溯体系建立长效机制;系统业务可视化系统显著增强民航数字感知力,使得数据决策更加精准高效。
航班延误管理系统在乌鲁木齐天山国际机场保障工作中成效显著,成为工作人员的高效“助手”。该系统依托AI技术,可在事前通过多维数据分析预判延误态势,事中规范延误服务保障流程并进行大面积延误应急处置监管,同步完善延误信息通告及旅客自助服务渠道,事后进行多维统计及多项服务指标分析,优化完善应急预案,全程监控航班延误态势,督查航班正常保障情况,实现对航班服务保障的全流程监管,多角度提升乌鲁木齐机场航延服务保障水平,切实改善延误旅客服务体验。
为协助新疆机场集团提高整体管理水平和效率,中国航信部署了“对账通”和“航食通”等新应用。“对账通”旨在解决民航业多主体对账过程中的痛点问题,打破传统对账模式中的信息壁垒,为多用户提供高效、安全、可溯源的对账服务。通过数据采集、整合、核验功能的全流程覆盖,减少人工干预,缩短对账周期,可有效提高乌鲁木齐天山国际机场、航空公司及各相关保障单位间的资金周转效率,助力实现数据共享与业务协同。“航食通”应用践行精益生产方式,综合运用区块链、物联网、移动互联等新一代信息技术,覆盖运控管理、资源规划管理、保障任务排班管理、掌上配餐、餐车餐具管理等业务,构建配餐全流程运行管理系统,助力新疆机场集团航食单位实现数字化转型,降本增效,创新营收,提升管理。
此外,基于数字孪生理念,中国航信在乌鲁木齐天山国际机场交付实体工作站、闸机等设备的同时,提供对应的二维、三维模型,开展数字化建养一体化管理实践,构建了离港、安检、全流程自助出行等系统与设备运行实时孪生的数字空间,从单个设备到整体系统都能进行全生命周期的可视化管控,实现建设内容一键式交付及机场数据资产管理平台,为机场旅客服务保障业务提供全面高效的基础支撑,为机场智慧运维开辟了新路径。
服务国家战略,助力新疆高水平开放
在 “一带一路” 的宏伟蓝图中,乌鲁木齐天山国际机场占据着关键战略节点,中国航信融合前沿科技与创新理念,助力乌鲁木齐天山国际机场优化资源配置,降低运营成本,改善旅客体验,提升枢纽口碑,进一步增强国际中转能力,吸引更多国际航线汇聚,为新疆临空经济区注入源源不断的增长动能,带动区域经济繁荣发展。
新疆乌鲁木齐天山国际机场北航站区转场试运行,标志着中国西部航空枢纽建设迈入新阶段。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中国航信将继续深化科技创新,持续赋能民航数字化转型,以数字化建设服务国家开放大局,助力新疆打造国际航空枢纽新标杆,为构建新发展格局贡献民航力量。(中国民航网 通讯员施冰、张一鸣)(编辑:李季威 校对:张薇 审核:程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