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航网讯:9月8日~11日,2025年国际机场博览会在广州广交会展馆举办,来自7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70多个机场、190多家民航关联企业,逾2000位行业领袖、企业高管和专家代表会聚一堂,共同探讨国际航空的未来。

2024年,全球航空运输量突破53亿人次,旅客量飙升,随之而来的是行李处理量的增长。航企迫切需要提高行李处理效率,增强行李处理可靠性,解决劳动力短缺问题,并保护行李处理人员的健康和安全。
基于这一行业背景,瑞为晓蚁行李转运机器人专为机场航站楼旅客托运行李的“行李分拣—人工转运”环节量身打造,将替代传统纯人力作业模式,有效减轻地勤工作人员的工作负荷、降低劳动强度,建立安全、高效、智能、精准的新一代转运模式,消除民航行李转运行业痛点。

此次行李转运机器人的发布,意味着瑞为技术正在推动商用机器人产品在机场等场景的应用,构建“AI(人工智能)+机器人”的战略发展生态。
瑞为晓蚁行李转运机器人基于瑞为技术自研的Reco-Think视觉推理智能体和蜻豚大模型,通过技术创新重构转运环节,解决行李种类繁多、来料不确定、转运时效低等技术难题,为客户提供丰富价值,包括适配多种行李类型、多种上下游接口及复杂的人机混场环境,实现稳定、安全、高效的转运作业;实现复杂行李流的高效调度与精准衔接,减少行李误派和飞机延误风险;支持7×24小时作业,从容应对节假日、早晚客流高峰等吞吐量波动场景。不仅如此,它还具备统一、标准、规范、可追溯的操作流程,实现对行李转运全过程的安全精细化管理,减少行李损坏与投诉。
为推动行李多样性转运,瑞为技术创新采用人机协作模式,将协作机器人作为作业主体,由机器人完成大部分繁重的行李转运任务,人工灵活处理异常情况,实现人机协作。瑞为技术结合人体识别与区域动态感知能力,建立了多重安全机制,充分保障作业人员安全。
除技术创新外,瑞为技术还重点考虑了不同机场的作业环境差异,采用轻量化、模块化、小型化设计,无论是航站楼行李处理区的新建规划还是旧改集成都能灵活适配,并支持按需扩容,从容应对场地变化及未来业务增长,降低改造成本,提高运营效率。
作为民航领域的人工智能领军企业,瑞为技术始终以人工智能构建更美好社会生活为使命,以人工智能赋能社会生活各个场景,让人民生活更安全、更便捷、更舒适。从视觉感知技术出发,瑞为技术不断拓展业务边界,实施“一米宽、百米深”的业务战略,不断扩张生态,深耕视觉智能体研发领域,在更广阔的产业图景中释放人工智能的价值。(编辑:陈虹莹 校对:李佳洹 审核:韩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