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民航智库>智库专家>冯正霖
以智慧塑造民航业的全新未来
来源:《中国民航报》2019-05-20 14:40:00

以智慧塑造民航业的全新未来

中国民用航空局局长 冯正霖

科技创新就像撬动地球的杠杆,总能创造令人意想不到的奇迹。当前,以信息技术为引领,以“智慧”为重要特征的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方兴未艾,对人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乃至思维方式产生深刻影响。从全球民航业看,各类新技术应用日新月异,从飞机制造到航班运行,从空中交通到地面保障,从组织管理到服务产品,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全方位重塑民航业的形态、模式和格局。顺应这一潮流,中国民航正在以“智慧机场”“智慧空管”建设为抓手,努力探索一条智慧发展之路。但这一切仅仅是开始,将来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究竟会对民航产生哪些影响?它将给我们带来什么样的机遇和挑战?我们是否做好了迎接挑战的准备?下一步我们应该采取什么行动?这些问题需要民航人深入思考,从而使我们对智慧民航建设理念思路、战略目标、任务路径有更清晰的认知,使我们能够更加从容地应对未来民航发展的挑战。

一、借智慧之势,牢牢抓住民航发展的战略机遇

“察势者明,趋势者智”。新一轮科技革命带动下,各种突破性、颠覆性技术集中涌现,并不断交叉融合、相互促进、迭代升级,驱动着产业变革与社会发展。这前所未有的大变局,既为民航业创造出破解发展难题、拓展市场空间、提升竞争优势的战略机遇,也是一次重大的考验。如果错失这个机遇,我们将失去转型发展的先机,失去在交通运输体系中的比较优势和核心竞争力。

——以智慧破解发展难题。尽管航空业目前正经历着史无前例的增长,但也普遍面临着安全风险日益严峻、旅客服务体验要求更高等一系列问题和挑战。在航空安全方面,虽然民航仍是最安全的交通方式,但目前全球航空安全水平进入一个平台期,百万架次重大事故率长期徘徊在0.3~0.5的水平。随着未来飞行量的持续增长,如果安全水平不能实现质的飞跃,安全风险的绝对值会越来越大。借助新技术在精准性、预见性、协同性等方面优势,可以显著增强安全运行态势的预判能力,实现航空器全生命周期的监测、控制与管理,提高应急处置能力,从而将航空安全水平提升到一个新的量级。在服务品质方面,目前航空运输业的服务模式形成于上世纪70年代,现在航空旅客的消费心理、消费习惯、消费行为发生了很大变化。IATA有关报告显示,越来越多的旅客希望出行无纸化、流程智能化,期待更为个性的交互式、体验式贴心服务。综合利用各类新技术,能够为旅客和货主提供更加丰富的服务产品,改善旅客对购票值机、行李托运、安检通关等服务痛点的体验,使旅客能够充分享受民航发展带来的获得感、幸福感。

——以智慧拓展市场空间。新一轮科技革命提供了新产业孕育的技术基础,极大降低了新业态诞生的成本和门槛,给民航开拓新的市场空间提供了便捷的通道。当前,借助技术进步和管理创新,标准化的航空产品正在向差异化、个性化产品形态转变,航空公司直销和分销结构进一步变化,依托电子商务的新辅业模式、新货运模式不断催生,为民航拓展市场空间提供了有力支撑。新一轮科技革命还将有效打通不同产业间的信息不对称问题,为民航业与上下游产业及其他交通方式的深度融合提供便利,形成高效率、现代化的快速交通运输服务体系,实现相互诱发、互相支撑的良性发展新格局。新一轮科技革命提供了新的营销工具。传统营销工具依靠纸媒、电视、广播,覆盖面有限、针对性不强、投入产出比低。随着人工智能的发展和移动智能网络的完善,新营销工具可以在确保隐私的基础上实现精准营销,为民航开拓新的市场空间提供更加灵活的渠道。

——以智慧提升竞争优势。智慧使人类飞上天空,经过110多年的发展,航空运输以安全、快捷、舒适的独特优势,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人类社会进步中发挥了巨大作用。未来,随着以“高速互联、泛在移动、天地一体、智能便捷、高度集成”为特征的新一代信息化基础设施的完善,民航运行组织将更加智能化、网络化,对时空资源的利用效率将大幅提升,运行效率发生质的飞跃,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战略地位和战略作用更加凸显,在综合交通体系中将更具比较优势。航空公司、机场等行业主体通过数字化转型,组织结构将更加灵活,客货处理效率大幅提高,生产成本不断降低,能够为旅客和货主提供更多的选择、更大的话语权、更便捷的服务,在市场竞争中更具经营优势。

二、取智慧之法,积极汇聚民航发展的变革动能

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为民航未来转型升级提供了无限的可能性,但这一过程不是水到渠成、躺着就能实现的。智慧民航正是顺应这一潮流,运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最新成果,分析整合民航各种关键信息和要素资源,最终实现对行业安全、服务、运营、保障等需求做出数字化处理、智能化响应和智慧化支撑的建设过程,其典型特征是人工智能、物联网、云计算、移动互联网、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在民航的广泛应用和深度融合。唯有全面更新智慧民航的观念认知,积极构建智慧民航的未来场景,大力营造支撑智慧民航建设的制度环境,才能真正实现深度融合,将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带来的机遇转化为民航深刻变革的磅礴动能。

——更新智慧民航的观念认知。推动数字化转型,实现未来数字化融合共生,需要一场深刻的认知革命。正所谓不破不立,新一轮科技革命与其说是改变了民航行业,不如说是改变了我们自身;与其说是改变了行业的运行方式、商业模式,不如说是改变了我们的思维方式、行为方式;与其说是改变了行业的形态,不如说是改变了行业的规则。作为现代民航人,必须持续引入新科学、新技术、新理念,改造自身的知识结构,不断打破固有的思维定式,纠正背离时代的陈旧观念。要更加深刻地认识到,自互联网兴起以来,信息数据早已不是办公自动化的简单产物、生产运行的辅助性资源,而是当前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进程中最富交融性的驱动性资源。谁拥有更多的信息数据,谁就拥有更多的机会与财富。如何利用数据独有特性为民航变革赋能,应成为全球民航业界思考的重大课题。要把流程再造和组织变革作为智慧民航建设的核心,智慧民航建设不能片面地理解为新技术应用,而是面向未来,全面的、系统的业务流程智能化转变。要把员工素质的提升和人力资源结构变化作为智慧民航建设的根本保障。那些不识变、不应变、不求变的人不可能成为这一智慧化浪潮的推动者、创造者。只有对日新月异的变化更加敏感、更加理解、更加适应的人,才能更好地把握住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带来的难得机遇。

——构建智慧民航的未来场景。突破性、颠覆性技术的应用与融合,将打破民航组织运行的一些固有形态。全行业应当基于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革命的趋势,分析思考民航运行模式、组织模式、商业模式的变化,以未来智慧民航的场景轮廓为基础,为当下智慧民航建设明确目标、确立方向。未来,在时间维度上,新一代通信导航监视技术可以使运行指挥的时间精度大大提高,由原来分钟级的管制运行控制提高到秒级,民航运行的即时性、交互性大大增强,航空公司、机场、空管等各方将真正实现信息资源的实时共享、运行控制的协同决策。在空间维度上,飞行活动将向超低空、亚轨道等全空域拓展,旅客的服务空间不再局限在航站楼,而是通过物联网等延伸到城市候机楼甚至家中,航站楼的空间布局也将随功能变化不断调整,自助化、智能化区域成为主体服务区域,无感安保要求融入全区域、全空间。在价值维度上,航空活动的主导权正在从运营人向消费者转化,航空公司经营围绕旅客价值链展开,机场设计、建设更多从物理地理层面向旅客价值层面延伸。总之,未来的智慧民航将以数据流为载体,形成一个业务流、信息流、资金流、价值流等各类资源要素有机融合的民航生态圈,“全面感知、泛在互联、人机协同、全球共享”将是未来智慧民航的基本形态。

——营造智慧民航的制度环境。智慧民航建设涉及大量新技术的应用,涉及一系列思维方式、行为方式、运行模式、商业模式、监管模式的变革,涉及一系列工作关系、组织关系、利益关系的调整。作为政府管理部门,必须要积极营造勇于创新、包容创新的良好政策环境,坚持鼓励创新和规范发展并行,政策引导和依法管理并举,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并重,为智慧民航建设提供更加广阔的天地。这其中,规章标准随着行业变革不断与时俱进、调整创新尤为关键。面对新一轮科技革命日新月异的新进展,如果还是照搬照套旧标准,就会降低甚至抵消新一轮科技革命的作用和价值,智慧民航就只能是画饼充饥,只能是一个永远长不大的孩子。只有顺应先进技术发展的新趋势、生产运行方式的新要求、航空产品创新的新需要,与时俱进地改进规章标准,才能为充分发挥航空技术装备性能提供空间,为新产业、新业态、新产品培育成长提供土壤。

三、成智慧之道,全力开拓民航发展的新阶段

行动才有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智慧民航建设将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既需要具备战略眼光,谋划好战略目标和建设路径;也需要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地扎实推进。从智慧民航的演进规律看,大致要经历从数字化技术应用到数字化转型,再到未来的数字化融合三个阶段。数字化技术应用阶段主要是问题导向,侧重于运用新技术对某一具体的、传统的工具手段等进行替代或升级;数字化转型阶段主要是项目导向,侧重于运用数字化技术对业务流程、管理方式的数字化改造;数字化融合阶段则是目标导向,通过构建平台、打造生态,从企业内外、产业之间、线上线下、生产消费等各方面实现跨界融合。应该说,当前民航业大多数领域还处于数字化技术应用阶段,一些见机早、决心大的企业正在积极探索数字化转型,而未来实现数字化融合,需要一场涉及组织模式、业务模式、人才结构等层面的深层次、全方位、系统性变革。只有通过实施以智慧为牵引的发展战略,催生以集约共享为核心的发展模式,打造以合作共赢为特征的发展机制,才能推动这一变革的进程,成就未来民航发展的智慧大道。

——实施以智慧建设为牵引的发展战略。当前,世界各主要国家为了更好满足本地区航空运输发展需求,无不把推进智慧民航建设作为本国民航业发展的重要战略,在前沿技术研发、保障体系建设和人才培养等方面做了大量前瞻性的布局。全球许多航空公司、机场也把数字化转型作为应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战略决策。中国民航也在积极行动。下一步,中国民航将整合前期工作成果,一方面将“智慧”作为民航强国建设的重要内容,融入民航强国建设持续安全战略、大众化战略、国际化战略,并结合编制中国民航发展“十四五”规划,制定新一代智慧民航运输系统建设战略规划以及科技攻关计划,明确战略目标和任务路径,推动民航强国战略目标的实现;另一方面,将“智慧”作为驱动民航创新发展的主要动力,整合优化资源配置,向智慧民航建设倾斜,从而推动民航发展转型升级。航空公司、机场、空管、航信、航油、航材等各类主体也应以“智慧”为抓手,将数字化转型作为发展第一战略、底层战略,协同完善品牌、人才、资源配置等战略,加快从数字化技术应用向智慧民航深度融合转型,努力为全球智慧民航建设贡献中国智慧。

——催生以集约共享为核心的发展模式。发展智慧民航意味着创新,意味着更加集约高效、更加绿色低碳、更加以人为本的全新发展模式。新的发展模式在行业宏观层面上,意味着通过数字化提升生产要素价值,通过网络化提升要素配置效率,通过智能化提升投入产出水平,从而实现对生产要素的智能配置,提高资源利用效益,提高民航全要素生产率,全面推动民航高质量发展。在企业微观层面上,信息技术驱动民航企业组织机构向扁平化演进,减少中间环节,共享资源信息,实现供需精准匹配,孕育形成以旅客价值链为核心的组织管理体系,更加精细化地大幅提升企业经营效率。在政府治理层面上,信息技术帮助政府准确判断安全态势,实时感知市场趋势,推动政府决策更加科学、政策执行更加高效、行业监管更加精准,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地发挥政府作用。

——打造以合作共赢为特征的发展机制。“小智治事,大智治制”。智慧民航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政策链相互交织、相互支撑,必须在更加开放的平台上建立多方参与的合作机制,才能形成建设智慧民航的合力。要加强行业各主体间协同合作,推进政府部门、航空公司、机场、空管等运行主体之间数据和应用系统接口开放共享,打破信息孤岛。加强不同交通方式间的协同合作,推动各种交通方式信息系统衔接,充分发挥各种运输方式的比较优势和组合效率。加强上下游产业链创新链协同合作,与航空制造业、物流业、旅游业以及地方政府等建立更紧密的联系,协同创新、融合创新,为智慧民航建设形成强大合力。加强行业内外科研力量协同合作,打破单位、隶属关系、身份等壁垒,广泛吸纳行业内外技术优势。近年来,中国民航先后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中国电科集团等单位签订战略合作协议,不久前,民航局又与中国科学院、华为公司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就是要充分利用各种创新力量,共同推进智慧民航建设。另外,随着全球航空运输网络中信息完全连通,全球民航业将形成更加紧密的利益共同体和命运共同体,ICAO、IATA、ACI等国际组织可以发挥更大作用,协调各方推动全球智慧民航建设。

我们现在所处的时代是一个巨大挑战和重大机遇并存的时代,也是一个需要责任与担当的时代。鉴于智慧民航建设这一课题的前沿性,参与主体的广泛性,与城市建设、综合交通的融合性以及对未来民航管理和运行影响的深远性,中国民航愿与世界各国民航加强沟通,和社会各方力量通力合作,加快推动智慧民航建设步伐,共塑全球智慧民航的美好未来!

责任编辑:wanglei
相关新闻:
巴彦淖尔机场人工观测场设备升级改造顺...
乌鲁木齐国际机场旅客吞吐量再次突破250...
国门安检:强化业务技能 做好航班换季保...
东航云南公司开展航空安全员年终考核
新疆且末机场组织开展“119全民消防、生...
山东东营机场组织开展“民航知识进机关...
扫一扫,更高效 北海机场“微创新”改善...
于田万方机场恢复于田—乌鲁木齐—深圳...
新疆空管局顺利完成佃坝导航台校验工作
东航江西分公司组织红色观影
易宝支付亮相第二届CATA航空大会 交易服...
天津滨海机场物流强化操作规范 全面开展...
塞尔维亚航空中国市场布局迎来新进展
同比增长278% 海口美兰机场2024年国际货...
呼和浩特机场赴新机场开展行李处理系统...
福建空管分局成功获得质量管理体系认证
大兴机场餐饮商圈开展“今天你微笑了吗...
首都机场安保公司开展趣味知识竞赛
吉林监管局党委开展“我的电影党课”系...
南昌机场员工餐刷卡门店新添4家
返回首页
中国民航报社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24158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006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10120170026 网络视听许可证0113657

本网站所刊登的《中国民航报》及“中国民航网”各种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专栏资料, 均为中国民航报社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制作单位:中国民航网 办公电话:010-67355289 传真:010-67355289 通信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十里河2264信箱 邮政编码:100122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7355289 举报邮箱:news@caacnews.com.cn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常年法律顾问—北京市安理律师事务所